第二章 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1、人格结构 项目 开始发展年龄 特征 发展不均或不良的影响 本我 出生就有 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本我太强、自我不能控制容易受物欲引诱而犯罪 自我 三岁开始 调和本我和超我做决定 自我功能不佳,不易作正确的决定,易受不良同伴的引诱 超我 六岁开始 类似于道德良知、是非对错的观念 超我太强,本我被压抑,自我不能伸张,容易形成心理失调或精神疾病或抑郁型人格 阶段 年龄 名称 特征 一 出生—18个月 口腔期oral 快乐来自刺激嘴部的经验 二 18个月—3岁 肛门期anal 乐趣来自刺激肛门德经验 三 3岁—6岁 性器期phallic 快乐来自刺激性器官的经验 四 6岁—12岁 潜伏期latency 压抑或否认性方面的需求 五 青春期-成年期 性爱期genital 性成熟,有性需求及生殖能力 2、人格发展阶段 3、自我防御机制 压抑 否定 退化 潜抑 反向 合理化 仪式抵消 隔离 理想化 分裂 转移 投射 幻想 补偿 认同 升华 01 强调行为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理论焦点在于认知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强调行为受认知的调节和自我调节。 02 既承认直接经验的学习,更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 03 注意到了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对学习的影响。 第三节 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概览) 教育目的论 教育结构论 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 01 自然主义的教育目的 02 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 03 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 04 民主主义的教育目的 05 1、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起源:文艺复兴) 以人为中心和人自身的完善及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论。人性是美好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培育美好,使美好的任性得以展现和发挥,培养和发展人的理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观点:培养有文化有道德的人。 缺陷:偏重文化陶冶,忽视职业准备。 2、自然主义的教育目的 (十八世纪卢梭的自然主义) 观点:顺应自然,充分发挥人的天性,反对按照某些特定的标准来培养人。 缺陷:忽视社会价值与不重视文化遗产 以学生为教育的中心; 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重视身体健康的教育; 3、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 (十九世纪斯宾塞的功利主义) 观点:在于预备将来完美的生活。 缺陷:过分重视未来的社会需要,而忽略了学生现在的成长; 身体的保健 谋生的职业 做父母的准备 公民的道德活动 休闲与娱乐 4、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 (十九世纪后资本主义国家扩张) 观点: 在于早就忠孝于国家的国民。(德意日) 缺陷:可培育爱国意识,但误用可导致侵略野心。 5、民主主义的教育目的 (二十世纪杜威的民主主义): 观点: 以建立民主社会为教育的目的。反对外在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之中 1、自我的实现(self-realization); 2、人群的关系(human-relationship); 3、经济的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 4、公民的责任(civic respensibility)。 评价:主张国民受教育的机会均等,一方面强调个体的发展与实现,一方面重视群己的关系与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与责任。 1、宏观的教育结构论 ——认为教育体系不能摆脱社会、文化、政治及经济结构的影响,教育体系必然与其它社会体系有所关联。 ——教育活动的进行必须协调这些不同体系,强化教育的结构,以建立健全的教育环境。 2、微观的教育结构论 ——重视教育关系的分析 ——就教育关系而言,在任何教育情景中,都有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存在,因此教育活动的结构就有一对多,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等不同的交互关系。 ——在正规教育结构外,不能忽视非正规教育结构的影响。 3、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影响 『案例』 局外生存者:一个实习班主任的回忆 我带实习生赴一所城市小学实习的一个月,我和我的实习生一样在学校里摸爬滚打,我担任四(3)班实习班主任。 刚到这个班,一个男生便引起了我和实习生的注意。他叫韩磊,个子不高却坐在最后一排,衣着老旧,文具盒锈迹斑斑。老师课上从不向他提问,他也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知道答案)。他从不交作业,考试多半不及格,他“离群索居”,郁郁寡欢,班上极少有同学与他交往。 但观察发现他极有自尊,如被同学欺负,他必定做出双倍还击;他也希望同学们接纳他,常做怪异的动作以期引起同学的注意,但常受到冷落;他的智力并不差,只是基础不好,关键是缺乏学习自信心。 这是一个典型的“局外生存者”!他被班级拒绝,同时也被老师拒绝。当实习生向原班主任了解情况时,她满不在乎的回答:“他呀!没救了,别管他!只要没有生命危险就行,交不交作业无所谓。” 震惊之余,我们决定家访。从四(3)班学生中了解到,韩磊父母曾双双吸毒贩毒,母亲五年前被判处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