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1
201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一)中国的民族关系
一、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二、关于西藏问题
A、唐朝与西藏(吐蕃)的友好往来:
①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与吐蕃经济文化交流
②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尺带珠丹,唐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B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①元朝:设宣政院,标志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②清朝: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
雍正帝设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③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C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我们要抵制藏独分子,打击分裂势力,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三、关于台湾问题
A 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① 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今台湾)。
②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③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
④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B为什说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③两岸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有共同的文化。
④有“一国两制”等正确的方针,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⑤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有能力实现祖国统一。
C今天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
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
②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D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
①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
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
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四、关于新疆问题
①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②清朝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③清朝时,左宗棠收复新疆。
(二)中国的外交关系
一、中日关系
1、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日本13次派出遣唐使来唐朝;鉴真六次东渡日本.
2、明政府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寇
3、列举近代史上日本侵华史实
1894—1945年甲午中日战争
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4、列举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斗争
国民党:台儿庄战役
共产党: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5、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你认为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
(1)问题:日本政府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
(2)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面向未来,③强交流与合作,和平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等。
6、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导致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日本政府不能正视侵华历史
二、中美关系
历程:A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方便
B二战中联合打击法西斯;
C二战结束后的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
D新中国成立后遏制中国
E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
关键: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
怎样看待中美关系:两国关系一波三折,但总体上看是向前发展的,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决定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仍会存在着曲折性和复杂性
三、明朝郑和下西洋
⑴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⑵概况:1405年-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其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⑶评价: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里上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四、清朝“闭关锁国”
清代闭关锁国的影响: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五、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955年,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六、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七、中美建交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