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处理对高温煎煮和低温酶法提制绿茶多糖的影响-应用化学
第28卷 第4期 应 用 化 学 Vol.28Iss.4
2011年4月 CHINESEJOURNALOFAPPLIEDCHEMISTRY Apr.2011
热处理对高温煎煮和低温酶法提制绿茶多糖的影响
a b c d c c
陈小强 张志发 王川丕 何自强 陈建新 陈红平
a b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杭州31001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武汉;
c d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杭州;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武汉)
摘 要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和二乙基氨基乙基(DEAE)纤维素52(DE52)柱层析纯化制得茶多糖复合物
TPC1;采用煎煮提取、SephadexG200柱层析纯化获得茶多糖(TPC)复合物TPC2。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
蒸发光散射检测表明,TPC1和TPC2经98℃水浴处理5h后,TPC1的主要均一性组分 TPC1a裂变为
TPC1a1和TPC1a22个组分;圆二色(CD)谱显示TPC1在 194nm呈现1个正Cotton效应峰,热处理后在
216nm处增加1个正Cotton效应峰;TPC2经热处理后其中2种均一性组分TPC2a和TPC2b未变化,CD谱
显示TPC2在203、215和272nm处均呈现显著的的正Cotton效应峰,经热处理后前2个峰消失。98℃水浴
热处理改变了低温复合酶法提制的茶多糖复合物TPC1溶液构象和均一性组分的分布,未改变沸水煎煮提制
的TPC2的均一性组分的分布和凝胶色谱行为,但影响了其溶液构象。
关键词 茶多糖,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圆二色谱,均一性组分
中图分类号:O6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1)04045404
DOI:10.3724/SP.J.1095.2011.00087
茶多糖(TPC)是各类茶中含有的结合蛋白质的杂多糖复合物,是茶叶里的重要活性物质之一。TPC
[14]
在降血糖、增强免疫、降血脂和抗氧化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 。不同工艺提取的多糖化学成份、均一性
组分分布及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均可能有较大的差异。TPC提取工艺有煎煮浸提、酶法提取、超声波辅
[57]
助提取、稀碱提取等 。按提取的温度可分为高温提取(如煎煮浸提)和低温提取(如复合酶法提取
等),不同的温度对茶多糖均一性组份分布和溶液构象有不同的影响。高温提取效率较高,茶多糖制备
多采用此法,关于提取温度对茶多糖的影响鲜有报道[7],本文以低档绿茶为原料,分别采用低温复合酶
[4,8] [4]
法 和高温煎煮法 分别提取茶叶粗多糖,并经柱层析纯化获得茶多糖复合物,采用圆二色(CD)和
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GPCELSD)技术,初步研究了2种方法提制的TPC溶液构
象和均一性组分分布的变化情况,这对茶多糖制备过程中产品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有指导作用。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低档绿茶,由龙井43茶树鲜叶采制,二乙基氨基乙醇(DEAE)纤维素 DE52(美国Whatman公
司);SephadexG200(美国Pharmacia公司);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 Shimadzu公司);
J815型圆二色光谱仪(日本分光(JASCO)公司);Agilent1100型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系统(美
国安捷伦公司);ALLTECHELSD2000ES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美国 ALLTECH公司);TSKGEL
G4000PWXL型凝胶色谱柱(日本TOSOH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茶多糖样品的制备 复合酶法提取茶多糖参考文献[4]方法,提制得到粗多糖。按文献[8]酶
提制茶粗多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