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2005届初三毕业考试语文试卷.docVIP

安徽省濉溪县2005届初三毕业考试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濉溪县2005届初三毕业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侍 (cì) 候      怂恿 (rǒng)    潸 (shān) 然泪下B.栈 (zhàn) 桥    存恤 (xǜ)     乳臭 (chòu) 未干C.皈 (guī) 依     呜咽 (yàn)     肉食者鄙 (bǐ)D.汲 (jí) 取     负荷 (hè)     陟罚臧否 (pǐ)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折叠  层峦迭嶂  恻隐  高深莫测B.震撼  振聋发聩  筹备  一愁莫展C.遐想  自顾不暇  法治  健全法制D.糜烂  风靡一时  放置  推心值腹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诲人不倦(教导)    无案牍之劳形(样子)B.巧妙绝伦(人伦)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到、往)C.惟妙惟肖(相似)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D.不可名状(说出)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利益)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1) 任何庄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都不会用墨写的谎言  血写的事实。(2)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  ,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3) 我一直  于科学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不断显现出它崭新的远景。A.掩盖 轻逸 沉醉   B.掩盖 飘逸 沉迷C.掩饰 轻逸 沉迷   D.掩饰 飘逸 沉醉5.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2分)在我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笼;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 A.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B.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C.所有河流又重新清波荡漾D.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二、默写、仿写、修改(15分)6.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            ,我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 蓬莱文章建安骨,            。 (3) 莫道不消魂,        ,        。 (4)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5) 择其善者而从之,            。? 7.根据提示默写有关诗文句子。(4分) (1) 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富含哲理催人振奋的诗句是      ,      。(2)《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船行之快的句子是            。8.在下面文字中的横线上补写两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3分)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     ;    ,      。9.下面一段话有两个句子存在毛病,请找出来并用线在文中标出,写上序号,然后在要求处写上你修改后的句子。(3分)要学会自我释放。父母对我们寄予很大期望,老师为我们加班加点,也希望我们考出好成绩,我们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决不能过于急躁,要善于调剂,减轻心理压力。比如,去运动运动,听听音乐,好好睡一觉,或几个人一块儿聊聊天,都有助于把心理压力降下来。善于调理心情,就会让我们轻装上阵,愉快学习。改正句(1)                              。改正句(2)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3分)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在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