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索.doc

对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索

对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关于商业基础的教育。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创业是小众的,创新才是根本,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需了解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坚持立德树人,结合“三位一体”的课程框架体系,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三位一体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08-02 2002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人民大学、黑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9所大学首批入选。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更是要求本科要将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各高校逐渐形成了一些创业教育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已经得到了深度开发。尤其这两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更是轰轰烈烈。而在高校创业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主渠道,当前形势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显得非常重要 一、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在这样社会大背景下,高校的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被迫延伸,创业教育大众化和尖端化已成为重要的趋势。2002年教育部出台教高厅〔2012〕4号文件给出《创业基础》教学大纲,2015年底国办发〔2015〕36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纷纷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但当前高校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处在刚起步状态,从认知和实践存在不少误区 1.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定位不清 高校在课程建设中现有众多课程体系,有教育部给出的《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还有DMC、SYB、KAB、创业模拟实训等众多模式,在实践实操中,有各类创业大赛、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多种方式。绝大部分都针对创业花大力气建设,创新方面仅仅依靠专业竞赛和智能训练中心等方式,并没有像创业课程一样全方位铺开。很多孵化基地是在前几年人社的主导下建立,对解决就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国人口红利结束,需要新的增长方式,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增长依赖于国家创新能力。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企业家把已发明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企业中,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创新侧重于创新思维的开发,创业则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虽有一定的重叠,但区别还是十分巨大的,高校把重心放在创业而非创新,是无法满足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的。因此,必须对创新创业课程重新思考定位 2.理论课程多学科的拿来主义 当前的创业教育不属于一级学科,没有专门学科师资队伍,在师资身份中有就创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有辅导员老师,有商学院、管理学院的专业课老师,说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没有统一的规划。商学院师资强的侧重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授融资、税法、风险资金、财务管理等课程;管理学院师资强的侧重营销、小企业管理等课程;由就创业工作人员和辅导员作为师资的主要侧重创业基础、企业家精神、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等课程。课程体系变成了依据师资强弱并从其他学科拿来拼成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没有独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课健全程体系首先应对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目标明确,在此基础上教学生如何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独立面对自己的生存环境 3.课程评价衡量标准急功近利 创新创业的课程在评价方面显得没有太多有效办法,创新创业是一种能力型教育,当前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考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学校以学生自主创业的数量作为考核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志;也有是以创业团队是否拿到A、B轮融资作为学生创业是否成功的标尺;还有把学生参赛是否得奖作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否优秀的判断。导致很多时候学校为比赛而比赛,很多项目不是真项目,真团队。如今的大学生项目很大一部分都不具备创新性,可以摆两张桌子,泡速溶咖啡,就叫创客咖啡;在比赛中拿到大奖,转眼就消失了,项目无法继续;为在比赛中出彩,把创新创业大赛变成演讲比赛。这些都因为评价衡量标准太跟风,急功近利。忽略了创新创业项目的差异,各个节点发展的状态不一致,课程的评价应更注重学生个体的动态检测,并对群体和个案中、长、短跟踪,能够展示学生创新创业成长的轨迹,洞察其规律,总结出评价指标 二、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框架 很多高校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陆续出台了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办法,此次相比之前的教学改革,毫无模式借鉴,这也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高校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全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优化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