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全接触.pptVIP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提升答题能力的方法: 1.利用前述简表,记住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 (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的方法几个方面。 2.利用已学过的诗词加深对某表现手法的理解,巩固记忆,方便迁移。 3.在练习中注意总结归纳,规范答题:①点明手法②结合诗作解析手法③表达了作用(表达了……/批判了……/突出了……/烘托了……刻画了……/) 4. 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手法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一般来说,先由整体着手,整体无特色,再看局部 (五)比较鉴赏(情感、手法、风格等)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做1——2题 杂 诗 二 首 王 维 (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这两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和写作角度都不同,请具体说明问者和被问者各是什么人?各问什么内容? 2、这两首诗在语言风格和句式运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1、诗(一)是家里女人询问船家有无离家男人的来信;诗(二)是离家男人向来自故乡的朋友询问家里的情况。 2、都用白描,口语入诗;都以问句作结,都有词语反复。 延伸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1)“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2)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 (1)描绘了秋夜月色朦胧、桂花飘香的清幽寂静的画面;营造了怀乡的氛围,为抒发思乡情做铺垫。 (2)运用拟人手法。雁鸣可以敲打愁绪,“叫起”“敲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愁苦。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红线。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在种修辞手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支散曲进行赏析。(5分) 参考答案: 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元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末弋阳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某生:小孤山四无依傍,地热险要,形象地寄托了作者孤单,寂寥,报国无门的思想情感。 答:小孤山挺立在长江之中,面对狂风巨浪毫无畏惧,借此作者表达自己面对南宋危局,挺身而出,希望力挽狂澜,抗击元军的一腔豪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某生:此句中的“孤”与题目中的“小孤山”相对应,使小孤山的地理特征和诗人的爱国热情相对应。 “孤”字既写小孤山独立江中的情形,也写自己孑然抗元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身处危局依旧希望像小孤山一样中流砥柱、耸然坚定的傲态及面对将帅匮乏、孤立无援的苦闷之情。 * 例2、阅读曾巩《西楼》一诗,简析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来),卧看千山急雨来。 (一)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二)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三)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 例3、分析“小松”的形象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一)小松幼时生长在野草丛中,不为人注意,现如今它脱颖而出,长成参天大树,然而当初“时人”却不识其“凌云木”的特性,等到它高耸入云才来称赞。(二)作者借“松”喻人,“松”喻指出身卑微,不甘埋没,坚韧顽强的人才,(三)诗人借“松”的遭遇来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