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典型例题 2、(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抒情手法有: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鉴赏诗歌的景和情 答题要点: 1、从“景”的角度: ①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 2、从“情”的角度: ①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 ③引入术语,总结该诗的思想感情。 《采莲子》皇甫松 船动湖光潋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抛莲子,是少女抓起一颗莲子(那是她初恋的一颗心),扔过水面,扔向那少年。无端,点少女之冲动。这一抛莲子,实在是太大胆,连少女自己的矜持也置之于不顾了。这个充满戏谑、挑逗和爱慕的一掷,进一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 半日羞,抛了莲子后,才猛然感到远处有人看见呐!也许是岸上的旁人,也许是邻舟的女伴吧。这多难为情啊!姑娘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半日羞”的窘态,则展现了一个初恋少女特有的羞怯,诗中主人翁的形象因而更丰满可爱。 总结:古典诗歌细节的作用有哪些? 1、刻画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 2、表达出复杂、细微的思想感情; 3、具体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特征; 4、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 * 2010届诗歌鉴赏专题——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回顾诗歌的表技技巧 2 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 3 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 学习解答表达技巧类的诗歌鉴赏题 学习目标 答案:比喻。(1分)诗人把“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把“日”比成皇帝,浮云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1分) 尾联表达了诗人这样的思想感情: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1分)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1分) 二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三、写出下列诗句的表达方式: 1、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4、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记叙) 首句交代入伍的时间、地点,次句点明出征的去 向。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白描) 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称 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 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 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 了。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 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借景抒情) 阴霾欲雨的天色,四望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思而久久不寐的人心情不免更加黯淡。而这种心情反过来更增加了相思的浓度。但自己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永夜不寐的人,却能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解相思,稍解寂寥,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听”二字就蕴含了这种不期而遇的意外喜悦。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议论)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 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 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抒情手法 以乐写哀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以乐写哀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如: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卷) 端居① ???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ppt
-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二.ppt
-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二).ppt
-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人物形象 (3).ppt
-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3-景物形象课件 (2).ppt
-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感情.ppt
- 鉴赏古诗读懂诗 (3).ppt
- 鉴赏常见的表达技巧.ppt
- 鉴赏表达技巧之描写手法 (2).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