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文本细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文本细读 诗歌这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语言的优美艺术,它对学生的文化积淀、情感熏陶、个性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也纳入了不少诗歌,包含古体诗和现代诗,本文尝试对教材中诗歌的文本细读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诗歌文本细读的原则
1.重视其审美性
审美教育在小学阶段不可或缺,这是因为审美教育和儿童心灵塑造、情感陶冶、生命趣味的培育等都有着莫大的关系。审美能使人的头脑变得丰富深刻,精神变得澄澈美好,灵魂变得高尚优雅,使人的个性发展和谐而完整。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帮助儿童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这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诗歌是美的综合体,具有语言美、音律美、形式美、情感美、意境美等多种审美特质,蕴含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生命美感,这些审美特质在儿童的审美教育中是不可多得的艺术资源。因此,在诗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其审美性。应该品味、挖掘高度凝练和概括的诗歌语言的内涵,从外在表现力到内在丰富韵味,体味诗歌语言带来的震撼力;应该用诵读、吟咏的方式去发现、体会诗歌的音律美,在诵读和吟咏中,在声音的再现中,诗歌音韵的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富有节奏、跌宕起伏,将会以不同于文字的另一种美感染儿童;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集中体现的富有诗意的空间,往往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这样一种诗人营造出来的艺术境界,值得细读时静心揣摩,用心体悟
当然,“审美想象的翅膀不可任意飞越文本所不许可的界限,艺术的思辨要始终追随原作的情感波涛。”所有的审美细读,都应该立足诗歌本身,不可随意强硬解读
2.强调其情感、意境与语言形式的结合
“诗缘情而绮靡”,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意境的典范,诗歌的意境通过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诗歌的语言形式也借助意境的呈现而更彰显其魅力。两者的完美结合,造成了诗歌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在诗歌的细读中,要关注到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的两个面,不可偏废。只有立足于语言的品味,意境的体悟才会有据可循,如扎根乔木,不显虚浮;也只有朝向意境的感悟,对诗歌语言的品析才不会是僵化生硬,而是和谐融通,能够激活词语,让诗歌和读者的思想、情感之间建立通道
二、诗歌文本细读的策略
1.细读语言,领略张力美
诗歌的语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人内心的外在呈现。诗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意蕴,其内在张力造就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有时候几个平常普通的语词,通过排列组合,就会形成别出心裁的艺术效果,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不仅是细读现代记叙文等其他题材的文章的要旨,对于诗歌的文本细读,更是如此。诗歌的凝炼简洁、含蓄深刻等特点,都应通过语言的品析体味,才能得到语言背后的艺术享受
抓诗眼。有的诗歌有其“诗眼”,是开拓全诗意旨、汇集全诗灵动之气的某一个字或者某一个词,这便是该诗的“诗眼”。有人说,诗眼是“诗人遗落的脚印”,全诗意蕴情感往往集中体现在诗眼上,顺着这个脚印寻觅踪迹,抓住诗眼读诗歌,往往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例如,第十一册中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两首诗,前者中的“喜欲狂”,后者中的“悲”,就是这两首诗中思想情感的集结点,两位诗人的家国情怀在这两个词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解读时,只有紧紧扣住这两个词,为何而喜?为何而悲?喜到怎样?悲又何谓?将前情后事通过这两个诗眼读透彻,将整首诗各种意象通过这两个词串联起来,诗人内心的独白才能慢慢显现,对两首诗的情感脉搏才能很好地把握,不至于只有生硬的“爱国”两个字
品变形处。所谓的变形处,是指语言不符合一般的表达规律,而是另辟蹊径,使用了不合常规的排列组合,或是活用词语,造成言语陌生化,或是形成某种出人意料的修辞,又或者使用新的搭配,采用别出心裁的结构等。这种变形处,往往是能造成比较奇特的阅读冲击力,形成极强的审美效果。细读诗歌时,扣住这些变形处、陌生处进行品味,会事半功倍
如解读一上《江南》一诗:
初读此诗,不但未能看到它的佳妙,反倒觉得诗中的“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里??唆,似有重复之嫌。再度揣摩,骤然发现:此诗之妙恰恰就在这看似拙朴之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乃“互文见义”的手法。它着意省去了眼见莲下的鱼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而发出惊叹的采莲姑娘
你看,就在那水波轻荡的小船之上,有一群欢乐的采莲女孩。她们边唱边劳动。忽然,一位正在采莲的女孩发现了“鱼戏莲叶间”的情景,并发出了一声惊叫。霎时间,船上的姑娘七嘴八舌,相继发出了“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惊呼。于是,由惊喜发现而引发的叫声不绝于耳,场面的热闹和劳动的欢悦跃然纸上。手法的高妙,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在“鱼戏莲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pdf
- 雅思阅读When Crocodiles Roamed the Arctic答案与解析.docx VIP
- 商品详情页UX设计:让用户有更良好购物体验.pdf VIP
-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伟大的祖国》优秀课件.ppt
- 奥的斯电梯NGSOK门机培训资料(电气部分).pdf
-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ocx VIP
- 外研版(一起点)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一).pdf VIP
- 人工智能大模型介绍.pptx VIP
- 毕业论文《安全技术管理》.doc
- Unit 2 We’re Family!(教案)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