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州农业概略
100912123 赵涵青
郑州农业
农业概况
郑州地处豫西山区向黄淮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气候属北温带季风型气候,春旱多风,夏炎多雨、秋凉晴爽、冬寒干燥,全年平均气温为14.2-14.6℃,无霜期206-234天,常年降雨量为599.6-707毫米,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3.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10立方米。
郑州市现有耕地438.1万亩,人均不足0.7亩,土壤自西向东分布为棕壤土、红粘土、褐土、潮褐土、潮土等,其中以褐土和潮土面积最大,分别占土壤面积的64.4%和30.17%。郑州市地貌复杂、雨量适中,土壤类型多,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大豆、水稻、谷子、棉花、花生、烟叶、白菜、大葱、土豆、西瓜等。
按照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郑州市的农业生产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1、东南沙区。该区位于郑州的东南部,包括中牟中南部、新郑东北部和管城的部分地区。土壤以沙壤土、褐土为主,土层深厚,通透性好,地下水位较高,灌溉条件较好,离城区较近。以生产粮食、花生、蔬菜、水果及大枣、西瓜、大蒜等名特产品为重点。
2、沿黄地区。位于黄河沿岸,包括中牟的北部、金水及邙山的部分地区。该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多系潮土。以发展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莲菜等特色蔬菜及淡水养殖业为重点。
3、城市近郊区。位于城区周围,包括六区及中牟的白沙、荥阳的广武等邻近乡村。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生产、经济条件优越。以生产蔬菜、养鸡、鲜鱼、鲜奶、花卉及小杂果等集市商品为重点。
4、西部丘陵区。位于我市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包括新郑、荥阳、新密的大部分、巩义东北部、登封中部及东部。该区土层深厚、土壤绝大部分属褐土。以小麦、玉米、小杂粮等粮食作物,棉花、烟叶等经济作物,苹果及特色水果,大路性蔬菜及养殖业为重点。
5、西部山区。位于郑州市西部,海拔高、土层薄易旱、土壤以棕壤、褐土为主,适宜发展林果业、中药材和牛、牛畜牧业。
农业现况及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完成了农产品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围绕城郊型农业的特点,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商品农业,初步构筑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在短短的二十年内,使农业生产由传统的自给半自给农业跨过温饱型农业,开始向商品化农业的转变,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郑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60年,是一部不断探索和创新制度的历史: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从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经营再到免交“皇粮国税”,每一步探索和改革,郑州农民都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增强产品竞争力。我市设立100万元专项资金,对获得驰名商标和国家级、省级著名商标、名牌称号的农产品给予奖励。我市品牌农业由此开始步入一条全面快速发展的轨道。 三全、思念公司的速冻产品、金星啤酒均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新郑奥星的红枣片、郑州博大面业的挂面、河南云鹤食品公司的水饺等获得“河南省名牌产品”,成为河南的骄傲。
现代农业的发展,为郑州农产品大步迈出国门增添了新动力与活力。郑州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远销20多个国家,去年,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汇企业达到24家,全年完成农产品出口创汇额7710万美元,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极。
随着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农民增收呈现多元化,开始从单一的农牧业内部增收向内外增收并举转变,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资料显示,1978年郑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21元,到了2008年,这一指标就已上升到7548元,整整增长61倍。
现况及问题
郑州市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城市,在农业方面,发展农业旅游市一个好的方向,但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郑州市位于我国中部,是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的交汇地带或者说是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再加卜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农业生态类型及景观区域组合,发展农业旅游的潜力十分巨大。几年来郑州市的的农业旅游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目前郑州市已有农业高新科技园、河南金鹭驼乌乐园、郑州富景生态旅游区.郑州丰乐农庄、郑州四季同达农业园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二七区侯寨乡樱桃沟,惠济区惠源生态园、悦来农庄天水农庄、怡景休闲农庄等农家乐旅游景点,农业旅游已经初具规模,正在成为观光旅游的发形式,同时也提高了农业收入。郑州侯寨乡樱桃沟,2010年五一假期第一天就接待了上十万的游客,平均每年接待人数60~70万人次,为当地农民增收500多万元。农业旅游已成为侯寨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1.活动单一、季节性强,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郑州市的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开发出现缺乏特色,盲目性和模仿性。主要以花乡农家风情游,果乡体验风情游,休闲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