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 【高考导航】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 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问:“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 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象征是在不能、不敢、不愿的前提下,运用的写作手法,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隐晦、含蓄寄托深远之意。 例:“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 “梧桐”象征凄苦愁绪 比兴 赋,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水浒传》电视剧主题歌《好汉歌》: 大河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 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开头两句用了比兴的手法,暗示梁山好汉象大河东流一般汇聚一起,象众星拱北一样在宋江领导下风风火火闯九州了。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比兴手法的运用,比单纯的“兴”或“比”更富于艺术魅力 。诗人以桑叶来比喻弃妇由青春焕发到芳华己逝的转变。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不仅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而且象征了女主人公与“氓”的爱情由盛而衰。由鸠食桑葚引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沉迷,充满了沉痛和悲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诗人以孔雀向南飞去却不愿失偶分离来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恩爱依恋。既有“比”,也有“兴”,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情调。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短歌行》) 这三处,单用“比”,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海喻胸怀宽广,接纳人才越多越好。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以锦瑟起兴,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追忆华年。 烘托 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即不说本意,用其它事物作为陪衬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 船周围的其他客船仿佛都被琴声吸引,而停下来细细聆听,此时有无声胜有声之妙,一切都融于琴声之中,只有江中的月影随着江水摇动。 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雨霖铃》 柳永 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中对罗敷外貌的描写。 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 以人托人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分析诗歌是如何写微雨的。 “衬托”含义: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 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反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 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