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镜花缘》中女权思想
浅论《镜花缘》中的女权思想 晚清李汝珍的《镜花缘》塑造了一个多彩的女性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性的解放意识,突破了封建社会男权思想对女性的束缚,表达了作者对于女性权利、地位的争取及对才能的高度赞扬,表达了对女性的关怀。该书承认了女性的才华,认为女性有参政的权利,勾画了女权社会的雏形
《镜花缘》是一部关注女性命运,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它有意识地表现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打击,批判了封建纲常礼教对女性的摧残,发出了男女平等及待遇同等的强烈呼声,体现了作者对于女性问题的重视,也表明了作者进步的女性观
胡适先生说:“李汝珍所见的是几千年来忽略了的妇女问题,他是中国最早提出这个妇女问题的人,他的《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男女应该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选举制度。这是《镜花缘》著作的宗旨。”这一概括指出了作品中涉及的有关女性的重要思想内容,以及作者先进的女性观
一、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权社会
作者对于女性权利的思考是理想与现实相交融。一方面,小说选择了武后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将女性置于现实的最高地位,来彰显女性的政治风采和领导风范;另一方面,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理想的女儿国,运用大胆的想象构建了属于女性世界的美丽蓝图
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男性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女性基本上被禁锢于家中,并无权利可言,而《镜花缘》选择了武则天所统治的时代,将这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搬入小说,通过大胆的想象,描绘了女国王统治下的另类风景,肯定了女性的执政能力,大胆地争取女性权利,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点
武则天本是爱才之人,她曾说:“倘得一二良才,共理朝纲,得备顾问,心愿也就足矣。”(第五回)表现了她对于人才的渴望,并且她所重视的人才不仅局限于男子的能力,还注重女子的才能,提出了“灵秀不钟于男子”的观点,正是由于她的重视,才会有才女上官婉儿的出现,才会有“赌酒吟诗”(第四回)之事,才鼓励了女性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政治的渴望,使得女性因才而被赏识和重用,为女性权利的追寻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空间
在武后统治的时期,对女性有积极的权利保护政策。小说在四十一回中讲到她降恩旨十二条,这十二条中涉及旌表孝悌、掩埋枯骨、释放宫娥、恩养嫠妇、设立药局、起造贞祠以及养媪院、育女堂之类(第五十七回)等。这些问题涉及到了当时被忽视的女性问题,提出了有关妇女各方面的保护内容,争取女性本应有的权利
对于女性影响最大的且具有开创意义的是四十二回中讲到武后开设女科这一措施。小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塑造百名女子共同参加科考的场景,在这一女性群体中,百名女子各显才艺,使她们的形象大放光彩,充分体现了她们的博学多才,竟使须眉男子都觉得相形见绌,自惭形秽。这样一来就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思想,女子拥有了和男子同等的科考待遇,女性拥有了追求理想及功名的自由和权利
二、女性解放思想的渗透
中国古代对于男女的婚事,有算命、合婚之说(第十二回)。婚姻乃人之大事,而将婚事寄托于算命合婚,将人的未来寄信于虚无飘渺的上天,这是一种盲目的崇拜思想
作者在小说十二回中借吴之和之口说道:“婚姻一事关系男女终身,理宜慎重,岂可草草?既要联姻,如果品行纯正,年貌相当,门第相对,既属绝好良姻,何必再去推算?总之,婚姻一事,若不论门第相对,不管年貌相当,惟以合婚为准,势必将就勉强从事,虽有极美良缘,亦必当面错过,一致日后儿女抱恨终生,追悔莫及。为父母,倘能洞察合婚之谬,惟以品行、年貌、门第为重,至于富贵寿考,亦为之听天命;既日后别有不虞,此心亦可对住儿女,儿女似亦无怨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男女婚事的重要性和算命合婚的不合理性。作者从人性的角度去思考,肯定人的存在,尊重人的意愿,提出了优于合婚的准则,即品行纯正、年貌相当、门第相对,使得婚事有了相对的自由
小说前四十回海外篇,所涉及的女性大都是漂流海外的徐敬业、骆宾王等唐朝名臣之后,她们出身显贵,只因讨伐武后而遭受牵连,被迫漂流海外。在海外生活中,她们虽为女子却有不同于一般女子的气质,她们虽清贫但却从不依附于他人,她们拥有独立的生活和参加社会劳动的能力。如骆红蕖、魏紫樱、徐丽蓉、姚芷馨等
骆红蕖是因为母亲报仇才“搬弓弄剑,操练武艺”而杀死大虫的勇敢青年,魏紫樱是擒拿狻猊,造福一方百姓的有为青年,徐丽蓉是“弹无虚发”的智勇青年,她们都是作者笔下拥有男子气魄的侠女形象,她们不仅拥有一身本领,也承担起了整个家庭,拥有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作者也塑造了授人纺织之术的姚芷馨。这些形象或拥有超凡的武艺,或具有帮助他人、造福一方百姓的善心和能力,这样就使得作品里的女性一改柔弱的面貌,她们是独立的形象,是自强的个体,这些女子摆脱了封建统治对于她们的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