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中自我.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交网络中自我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   人们普遍认为他们在网上所表现出来的是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另外一面。真是这样的吗? 一个箱子,一只老鼠,一根操纵杆。每当小老鼠扳下操纵杆,一道电流便顺着一条细微的电极释放出来,去刺激它前额中部的某个部位。那感觉是如此的舒服,让小老鼠不停地去扳动操纵杆。研究者们意识到他们发现了位于大脑前额的愉悦反馈神经中枢;通过这些刺激,小老鼠体验了一次又一次幸福的快感 然而对于人类而言就没有这样的一道电闸,可以拉起摁下,从而能体验到幸福滋味。对此人们还得说句谢天谢地。因为那只老鼠在这场幸福测试中差一点儿就死掉了。在强大的快感之下,它甚至忘记了自己还要进食和喝水 与按电闸反馈快感原理惊人相似的是社交网络上的点赞效应。神经学家们发现,点赞会让人们获得与现实中表扬相同的心理宽慰。来自柏林自由大学的专家达莫西从职场心理学和认知神经学的角度来研究人们在网络在线和离线状态的行为对比。在一次实验中,达莫西记录下了受试者们听到赞美后的愉悦反馈神经中枢的活跃程度样本。在将这些样本和他们对脸书等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联系起来之后,他发现:对赞美反馈强烈的受试者在生活中也是个社交网络使用达人 愉悦反馈神经中枢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演化机制。它会“观察”我们的日常行为,在我们感受到幸福和力量的时候,让身体也充满这方面的快感。体内符合这种特质的元素也将得到保留。食物、性、金钱和社会声誉等都有助于人们获得幸福快感。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分泌状况也让位于前额的脑前区意识到:嗯,这种感觉很好,多来点! 社会的肯定就像兴奋剂,为了得到它我们几乎什么都肯做,问题是:脑前区对积极的反馈是很快的,一个赞,再一个,再一个,这对于见过太多世面的人而言不算什么。只有超出自身期望的时候,神经细胞才会活跃起来,40个赞,50个,60个。这种感觉还不错,还能不能多来点儿,80个,90个,100个,哇!叮铃铃!愉悦反馈神经中枢运转起来了,人们露出开心的表情 只有对点赞和追捧的预期一再被突破时,人们才会在社交网络上发出越来越吸引人的内容。于是自拍就大量出现了。全世界每年死于冒险玩自拍的人数要远远超过死于鲨鱼袭击的人数。即使很多地方已经明令禁止自拍,也无法改变现状 现在让科学家们越来越感兴趣的是,人们如何在网络上秀自己。事实是:我们的在线聊天内容中讲到自身的部分只占60%,而在社交平台中分享我们个人生活的内容竟高达80%。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喜欢在网络上放大自我的程度取决于有多少人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自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关系学家亚历山德拉150名参与者,进行了6次实验 观察表明:在二人对话中,实验参与者将更多的焦点集中在对方身上。他们不是只谈自己,而是在对话中更多地说一些对对方有用的内容。然而在规模大一点的小组谈话中,情况就截然相反了。人们不仅一下子摇身一变成了个利己主义者,而且还极力避免说出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观点。在这种场合中,他们很少使用那些极端、强硬或者令人不悦的措辞 在社交网络的虚拟舞台上大受追捧之后,人们是否也会摆出明星架子呢?脸书和Instagram等社交应用软件会让人变得自恋和肤浅吗? 在社交网络中的言辞会放大一个人在渴望被关注等方面的心理状态,这是肯定的。但是就此下定论说网络可以实现每个人的那点小心机,会让我们变成自恋者,这未免过于草率。汉堡市汉斯 人类对于受到关注的渴望当然不是马克“印象管理”的概念:在我们尝试着向外界树立自己正面形象的时候,我们一方面强调自己身上那些广受推崇的友善、亲和、诚恳、精干等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会弱化那些不讨喜的性格弱点,如缺乏耐心、嫉妒、吝啬等 在“印象管理”方面,我们表现得极其八面玲珑,根据对象及其喜好展现出不同的性格。我们时而变身为善解人意的知心大姐,时而成为意志坚定的老板,时而又是含情脉脉的恋人。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游走,身兼多种身份所需的特征,有些需要我们时时展现,有些则需要我们刻意隐藏 我们就像站在高高的山脊之上,看到两边延绵而去的两个极端。有的人为人处事一成不变,让人诟病为迟钝、固执和死板;有些人的日常行为变化多端,让人感觉缺乏真实感,或者说是不稳重和投机取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社会上其他人言语投机,这种渴望同样存在于网络上。我们是会将自己和盘托出还是会半遮半掩,取决于是谁在网上与自己交流,是朋友、父母、老板,还是陌生人。在应用软件Xing、Tinder或者脸书上所映照出来的都只是我们生活的局部。相比于现实生活,在虚拟的数字空间里,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出场亮相:很多消息和状态可以审阅很多遍之后再发出去;原本紧张颤抖的语音可以练到自信洪亮了再录成信息发送;在上传照片之前可以通过修图遮住鼻子上的痘痘。我们的生活通过这种方法变得比它原本的样子美好上几百倍 我们在网上的任何反馈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