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画课件概要
制作:陈晓光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元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了中国画大师张大千。 摄于1956年 知识拓展 毕加索——西班牙著名画家、雕塑家,他是立体主义画派的创始人。代表作《亚维农的少女》、《格尔尼卡》 知识拓展 张大千——国画大家,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一、为什么说中国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有哪些独特之处? 1.独特的表现形式。 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2.造型讲究“外师造化”。 取之自然,又不被动的抄袭自然,强调主观精神和客观世界的内外相融。 3.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异彩纷呈。 二、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1.国画颜料: 矿物色、植物色 (1)笔 毛笔 按笔头毛质的不同分为:硬毫、软毫和兼毫。 以浙江湖州产的湖笔尤为著名。 2.墨 以安徽歙县产的徽墨尤为著名。色泽黑润、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防蛀 古人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手卷墨 3.纸 以安徽泾县(唐代时属宣州)产的宣纸尤为著名。 按用法不同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宣。 生宣:用于书法,写意画 熟宣:适用于工笔画、线描 4.砚 以广东高要端溪产的端砚尤为著名。 三、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手段? 三、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手段? 1.丰富多变的笔法和墨法。 2.题款与钤印。 3. 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美学思想。 1.丰富多变的笔法和墨法。 1.水破墨 2.墨破水 3.色破墨 4.墨破色 5.泼墨法 6.泼彩法 一)墨分五色 :焦、浓、重、淡、清 二)技法 一)墨分五色 :焦、浓、重、淡、清 1.水破墨 2.墨破水 3.色破墨 4.墨破色 5.泼墨法 6.泼彩法 张大千《爱痕湖》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美妙的诗文吟诵生活,宋元以后,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逐渐形成。 传统的中国画家除了深厚的文学修养、书法造诣之外,对于题款和印章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特别的厚爱。你知道应该怎样在画上题款用印吗? (清)任熊仕女图 松涧横琴图(元).朱德润 2.题款与钤印。 ①什么是题款? 题款也称题识或款识。 内容包括——画题、诗文、作者名号、创作的时间、地点等文字。 王冕(元) 《墨梅图》 一般包含“题”和“款”两部分。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叫“题”;在画面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叫“款”。 印章 姓名章和闲章 ②什么是钤印? 按用途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归纳:盐的化学性质.pptx
- 中国画《雪中情》创作报告.doc
-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ppt
- 中国现代史部分.ppt
- 格瑞斯小镇A区2#、4#楼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
- 案例-任正非给员工讲的18个故事.pptx
- 案例6:天晴手机销售渠道模式.doc
- 案例培训授课教案课件.doc
- 案卷质量评查打分表.doc
- 柴里煤矿“六零”管理机制介绍.pptx
- 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上)》课件-3.1_2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pdf
- 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上)》课件-平衡常数(equilibrium constant).pdf
- 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上)》课件-1.1_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pdf
- 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上)》课件-1.1_2 道尔顿分压定律(1).pdf
- 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上)》课件-1 绪论(1).pdf
- 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上)》课件-1.2_1 稀溶液的通性-蒸气压降低(1).pdf
- 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上)》课件-1.2_2 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1).pdf
- 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上)》课件-2.0_0 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概论.pdf
- 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上)》课件-1.2_3 渗透压(1).pdf
- 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上)》课件-2.1_1 热力学一些常用术语.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