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榘智取定番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士榘智取定番城

陈士榘智取定番城   我父亲长征前是红一军团作战科科长,长征时始任红一军团教导营营长,他的好多战友都在渡湘江的时候,被炮火击中沉到了江底!那些都是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呀!我父亲说:当时湘江的水都是红的,那是几万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的,这些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左”倾教条主义者白白地糟蹋掉了!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在贵州省的遵义市柏公馆二层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父亲正是亲身经历了这些曲折,才更深刻地体会到红军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用兵也更加崇敬 赤水河上架桥 1935年3月16日,中央红军为了调动和迷惑敌人,决定三渡赤水河,向川南进发。朱德总司令打算让父亲指挥教导营和军委工兵营联合架桥,征询毛泽东意见时,毛泽东说:“请总司令决断。”于是朱德向父亲下达了在赤水河上架桥的命令 红一军团教导营是由编余的连级军政干部组建的。这些连级干部军政素质都很好,既有指挥作战的能力又有丰富的作战经验,里面还有许多能工巧匠,点子也特别多,个个都善于单独完成任务。我父亲和军委工兵营一起在赤水河边勘察了地形后,决定在赤水河东岸的茅台镇架设浮桥。茅台镇位于川黔交界处的贵州省仁怀县境内,以醇美香浓的茅台酒闻名于世。这里原来有座铁索桥,在红军赶来之前敌军已经将铁索桥炸掉了。父亲和工兵营经过研究,决定用当地运盐的船架设浮桥 由于事先进行了大量发动群众的工作,当地群众不但献出了船只,还向红军指战员捧出了数坛茅台酒。大家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茅台酒,有酒量的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不会喝的也都尝了尝。由于指战员们连续行军,加之天气炎热,雨水较多,很多人的脚都烂了,不少人的脚还化了脓 父亲早年在武汉时曾在宋庆龄、何香凝举办的医护培训班学习过,有些卫生常识,提出可以用茅台酒消毒治疗脚伤,因为酒中的酒精会起杀菌作用,于是大家便开始操作。但毕竟茅台是名酒,不能浪费,于是众人便想了一个办法,用脸盆盛酒,大家轮流泡脚。因为条件有限,只能如此 战士们的脚伤得到抑制缓解,又喝了正宗的茅台酒,一个个干劲十足。没几天时间,就建起了两座横跨赤水河的浮桥。朱德总司令闻之极为高兴,连连表扬我父亲。我父亲说:这里还有茅台酒的功劳呢! 朱德总司令说:“好!好!给茅台酒记一功!” 浮桥架好后,中央军委的首长首先通过浮桥。毛泽东走在队伍中间,在桥头他见到迎候的我父亲打趣地说:“你们喝了茅台酒,架了茅台桥,真是过了茅台瘾哩!” 我父亲憨厚地笑着。只见毛泽东望着碧波荡漾的赤水河自言自语道:“好水呀!现在我们要三渡赤水,把滇军调出来,这还有劳蒋委员长哩!” 当时我父亲没完全听明白“有劳蒋委员长”的含义,只知道这次行动是根据中央军事会议精神,要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阳前进。至于更多的意图,一个下级指挥员是不可能知道的 我军原先曾两次渡过赤水河,一去一返,这次是第三次渡过赤水河,进入川南。敌军以为我们要北渡长江,于是调集兵力向我逼近,试图阻止我军北进。但我军由川南突然掉头折回,转而南进,在太平渡口第四次跨越赤水河。我军过河后,立即向贵州腹地进发,由于贵州敌军兵力空虚,我军行进的速度很快,几乎没遇到太大的抵抗 我军大踏步地向贵州腹地紧逼,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他害怕我军向贵阳挺进,于是坐飞机亲临贵阳督战。实际上我军的作战方向也是直指贵阳,我军主力在强行渡过被视为天堑的乌江后,贵阳已经遥遥在望了 当时贵阳也是贵州省的首府,是贵州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贵阳虽然四面环山,易守难攻,但由于黔军是杂牌武装,不仅武器装备差,兵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因而其作战能力很差,比起湘军、滇军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更不要说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了 我军几乎没费多大劲就攻占了贵阳市的外围地带。最先抵达的红军部队在贵阳郊区的墙壁上刷满了攻城的标语:“打进贵阳城,活捉蒋介石!”“工农苏维埃万岁!”“解放贵阳,解放贵州!……” 蒋介石急令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派滇军精锐部队前来保驾。这时候,我父亲他们这些基层红军干部,才明白了毛泽东在赤水河浮桥上说的话:“我们还要有劳蒋委员长呀!”原来毛泽东指挥我们四渡赤水,就是想把滇军调出来。但为什么要把滇军调出来?我父亲他们当时还不明白。直到我军主力部队沿着湘黔公路大踏步向云南境内挺进,红军基层的干部战士才看出上级的意图 当时非常有意思,我们的部队大踏步向云南境内挺进,而龙云的部队却从云南十万火急地赶往贵阳。这时候贵阳城外,红一军团第一师正在佯攻贵阳城。涟江两岸,我军的枪炮声震天动地,冲锋号一阵紧似一阵。敌军调来飞机,配合步兵坚决阻止我军前进。枪炮声也使那些增援贵阳的部队着了慌,他们离老远就朝我军的阵地开枪,试图减轻城里面的压力,形成内外合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