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两栖纲课件
第十四章 两栖纲 两栖类 幼体水栖,成体水陆兼栖。 首次登陆的脊椎动物 四足类中的低等类群 初步完成了由水生向陆生的转变 基本具备了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模式 但仍不能完全脱离水环境 从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 上陆面临严峻的陆生环境: 支撑体重、陆上运动 在空气中呼吸 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在陆地上繁殖 维持一定的体内温度 与之适应的感官、神经系统 第一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点一、外形 二、皮肤 表皮 + 真皮 较薄、裸露、轻微角质化。 (缺乏角质或骨质的外覆盖物) 富有皮肤腺(粘液腺、毒腺) 真皮厚而致密 真皮内有大量微细血管,辅助呼吸。 富有色素细胞,保护吸热(但不利于保水)。 易剥离,不是全部固着于皮下组织上,具有皮下淋巴囊(与皮肤呼吸有关)。 两栖类较薄、裸露、轻微角质化的皮肤 已表现出水生向陆生过渡! 1)头骨 P211 宽而扁, 块数少。 两个枕骨髁 脱离了肩带束缚, 增加灵活性。 2)脊柱 出现颈椎一枚(环椎)与头骨的两个枕骨髁相关节,(使头部稍能上下活动) 出现荐椎一枚并与腰带相连 (稳固支持后肢) 椎体为前凹或后凹型 (增大接触面,鱼是双凹) 椎体前后关节突发达 (牢固灵活) 1颈椎 + 7躯椎 + 1荐椎 + 尾椎 尾杆骨 头骨枕骨髁(两个突起) 腰带 头灵活 稳固支持后肢 3)带骨及肢骨 肩带:肩胛骨、乌喙骨、锁骨 借肌肉间接和头骨与脊柱相连 脱离了同头骨的联系,加强了前肢活动! (硬骨鱼肩带通过上锁骨与头骨相连 ) 肩带的类型是两栖类分类的重要特征: 蛙两侧的上乌喙骨相互平行愈合在一起称固胸型肩带 蟾蜍两侧的上乌喙骨彼此重叠称弧胸型肩带 腰带: 髂骨、坐骨、耻骨 通过荐椎与脊柱相连, ■四肢骨:五趾型 支撑、运动 前肢: 肱骨+桡尺骨+ 腕骨+掌骨+指骨 后肢: 股骨+胫骨+ 跗骨+跖骨+趾骨 多有愈合现象——减轻体重,适应跳跃。 四肢位于躯干侧面,不能完全使身体抬离地面,运动速度极有限。 五趾型肢体的出现是脊椎动物史中一个重要的形态变革,可以在陆地上有效支撑身体完成运动使脊椎动物登陆成为可能 。 开始出现了胸骨, 但因无明显肋骨, 故不能形成胸廓。 2. 肌肉 无肌节 有分层现象 尾部和躯干部的肌肉减少 四肢肌肉发达 适应登陆后的运动复杂性 四、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口咽腔、食道、胃(只有一种腺细胞,但同时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 小肠、大肠、泄殖腔及孔。 消化腺: 肝脏、胰脏(位于胃和十二指肠之间,胰管和总胆管相连) 两栖类都有泄殖腔,是消化、排泄和生殖器官的共同开口。 四、消化系统 开孔多(内鼻孔、 耳咽管孔、喉门、 声囊和食道开口) 有真正的肌性舌,并具有舌骨支持,能活动,有的蛙舌特化分叉能翻出粘虫。 齿的功能在于防止食物脱落 出现口腔腺(仅湿润食物,不具消化功能) 五、呼吸系统 水 生 种 类: 陆生种类幼体: 成 体: 肺呼吸+皮肤呼吸(肺皮呼吸) 口咽腔呼吸 六、循环系统 1、心脏: 2心耳(房) 1心室 动脉圆锥 静脉窦 2)循环方式 两栖类出现不完全双循环! 陆生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皆为双循环 体循环:心脏 身体各部 肺循环:心脏 肺 不完全双循环★ 心室不分隔, 体循环和肺循环不完全分开。 心脏里是混合血, 不完全是含氧血。 循环效率不高! 3)淋巴系统 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通道。 两栖类具发达的淋巴系统。 包括淋巴管、淋巴窦和淋巴心结构。 不具淋巴结。 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通道。 淋巴管在静脉的开口处扩大成囊状,可收缩,称淋巴心。 七、排泄器官 肾 脏——发生经过前肾(胚胎)和背(中)肾两个阶段。 输尿管——在雄性兼有输尿和输精之用, 在雌性仅作输尿之用。 膀 胱——属泄殖腔膀胱(鱼为导管膀胱) 尿 道 (输尿管和膀胱不相通) 八、神经感官 仍处与鱼相似的较低水平 神经物质开始向大脑顶部转移,出现原脑皮。 2)感官:适应陆上复杂环境! 视觉:眼球凸,具泪腺, 活动眼睑、半透明瞬膜, 听觉:内耳+中耳(有1耳柱骨),鼓膜裸露 嗅觉:1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