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质地貌外实习报告
而成。因其有河流冲击物,故个人认为其属基座阶地类型。在阶地处建有一工厂,体现了当地居民对地毛的利用。据老师介绍,河流发育到一定阶段,相对负载发生变化,当其大于1时,发生堆积;小于1时,河流加强侵蚀,下切成阶地。当地是元周结构,散层结构,以灰岩为主,这也是当地烧水泥、烧石灰的原因。
三:各个实习区的主要内容
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内的实习内容(6月17日)
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等。因此必须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
白垩系(K)地层观察
岩层的特性:受外界影响较大,风化程度高,颜色以棕褐色,灰黄色为主,由部分泥岩、砂岩、页岩组成,为平行不整合。
观测点位于成龙校区东苑大门附近。该岩层时代为白垩系中下统苍溪组。
岩层产状:岩层呈水平产状。 岩层厚度:岩层出露厚度约8m。
产状原因及说明:水平产状说明该岩层是由于沉导致,岩石的颗粒较细说明他是河流相沉积。页岩和砂岩的互层表明该地在该地质时期的气候干湿交替。
成都粘土的观察
观察点位于地理学院地理园,游泳池附近。成都粘土是分布于成都平原的二级以上阶地,覆盖于白垩纪紫色泥沙岩之上,厚度差异较大。成都粘土形成于更新世晚期,与马兰黄土形成时期相同。
1成分:蒙脱石、石英、高岭石
2颜色:浅黄,深黄,白色
3性状:成都粘土形成于更新世晚期,大致和马兰黄土形成时期一样。主要是灰黄、棕色粉砂粘土。富含腐殖质,较暗黑。
成都粘土的成因:其成因与华北地区的黄土成因相似,成都粘土是由于西北风将若尔盖、柴达木以及河西走廊地区的沙尘吹入四川盆地形成。在成都平原湿润、植被丰茂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特殊黄土。 成都粘土与北方黄土的区别:成都粘土粘性大于北方黄土、植被覆盖率高、人类利用密集(多种植果树等)、腐殖质含量高、含结核。
龙泉山实习内容(6月18日)
图:龙泉山侏罗系上沙溪庙组上沙溪庙组
图:山泉镇地貌
GPS定位:30.540446°N 104.317992°E 海拔:821 m
岩层:上下两个近似平行的顶板与底板构成的褶皱岩层。
地层:侏罗纪中统上沙溪庙组
岩层构造:水平岩层、倾斜岩层、褶皱岩层、断层共同构成
山泉镇位于龙泉山脉,地貌形态以低山、丘陵为主。是构造作用与沉积、风化侵蚀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典型的低山地貌和鞍部地貌,地形绵延起伏坡度较大。
该地区坡度大,降水丰富,因此蠕动和滑坡现象较多,在道路一边观察发现了植物生长都有明显倾斜的现象,即马刀树,另外土体还有裂隙,也证明了该地的滑坡,蠕动现象。在公路的另一边观察到明显的冲沟,切沟。
(三)彭州白鹿(6月19日)
GPS定位:31.192581°N 103.910695°E 海拔:906m
本地的实习任务:了解飞来峰,认识几套岩层
地层观
飞来峰
GPS定位:31.189519°N 103.917112°E 海拔:10613m
飞来峰是在强烈地质构造活动的作用下,山顶海拔主要为二叠纪石灰岩,比山脚、山腰处的岩层更老。山腰岩层主要为三叠纪虚家河组,含煤炭,产状近于直立,以砂岩为主,有少量泥岩和页岩。山脚飞来峰上面为灰岩,下面为砂岩、泥岩、页岩。山体边缘陡峭,山行转折坡积物斜坡,灰岩中可能含有化,运气好能发现三叶虫化石。飞来峰为典型的推附构造,土壤以黄壤为主。绵竹——大邑——彭州——成都一线这种推覆构造较为普遍与典型。
大型逆断层形成的推覆构造受强烈 侵蚀后的残留构造。其典型表现为与周围为陡崖接触和周围岩层比山峰岩层新。 在四川盆地的气候条件下对该构造形成了强烈侵蚀,形成了江油—绵竹—彭州—大邑的飞来峰群。
岩溶地貌的观察
图 为岩溶地貌
GPS定位:31.188054°N 103.922301°E 海拔:1168m
该地的岩溶地貌非常多,在山坡上发现了很多石芽、溶沟、溶蚀洼地、峰丛等。
溶洞观察
“五龙洞”的溶洞景象
当地有一个名为“五龙洞”的溶洞。由于丰富的降水对石灰岩进行侵蚀,形成落水洞,当地下水溶蚀侵穿岩层出露地表后形成了溶洞。
(四 )丹景山观察
丹景山是龙门山和成都平原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扬子地台和龙门山断裂带的分界线。丹景山地区有明显的单面山,形成于侏罗纪晚期,背部为叠瓦式构造。
(五)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早白垩世的孔子鸟化石等其中最为珍贵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