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读
1、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酬金助祭,以所献酬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A、汉武帝贪财暴虐 B、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列侯献的金子有问题 【课堂检测】 设置刺史 监察地方 将全国划为13州部,每州部设置刺史一人,奉皇帝之命,监察郡国。 汉武帝 (二)、唐代时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唐太宗:全国划为10个监察区 (道),监察地方州、县 郡、县(两级) 唐玄宗:监察区(道)变成正式的 行政区划 道(路)、州(府)、县 (三级) (三)、元代时,地方行政制度有何创新? 行省制度 行省 路(道) 府(州) 县 (四级)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影响:①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原因:控制广阔的领土 【课堂检测】 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 () A. 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中书省制 2、省制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其开端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3、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加强地方统治的措施 演变特点 西汉 唐朝 五代宋辽金 元朝 从汉到元中央集权的发展 汉初郡国二制并存→景帝削弱王国势力→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10个监察区,称为道,监察州县;唐玄宗时,道变为正式的行政区划。 基本上维持道(或称路)、府(或称州、军、监)、县三级制 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西藏地区设宣政院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 世官制 (世卿世禄制) (夏商周) 察举制 (两汉)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科举制 (隋朝产生, 唐宋元发展 完善,明清 衰落) 血缘关系(贵族子弟, 继承祖权) 选拔标准 孝廉(孝悌、廉吏) 门第 才能(考试选官) 选拔标准 选拔标准 选拔标准 评价: 积极:⑴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扩大官吏人才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⑵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⑶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唐代科举科目包括明经、进士、算学、医学等共10余科。至明清科目逐渐减少,仅从儒家经典中命题,不允许发表个人见解。文体严格规定为“八股文”。 消极:(1)阻碍自然科学的发展 (2) 禁锢思想,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3)加强君主专制 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变化造成什么影响? 1、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遂埋此子”。郭巨因此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科举制 B.察举制 C.刺史制度 D.九品中正制 【课堂检测】 2、孙中山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中国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开始于() A 、西周时期的世官制 B 、汉朝的察举制 C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D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3、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分封制 4、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主要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皇帝直接任命 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也经历了许多变化。与成语“金榜题名”“名落孙山”有关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秀才看榜图 清代公布殿试结果的金榜 上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哪种政治制度?这种政 治制度有什么影响? 科举考场 小 结 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