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图件2.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学图件2

地 质 学 与 矿 物 学 地形地质图及其阅读-1 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谢玉玲,徐九华,李克庆 第六章:地形地质图及其阅读 地形图和地形地质图 四、各种地形在地形图上的表现 六、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 百万分之一: (每幅为纬度每4度,经度6度的梯形)从纬度0向南北各分为22行,用字母A -V表示。从经度180度向东分为60列,用1-60表示图幅编号即为:H-50             第三节:矿区(床)地形地质图填绘过程简介 1.详细的 地质调查,找出各地质界线和地质构造界线。 2. 将地质界线测绘到地形图上。(按一定的间距布点或测线) 3. 将地质界线根据延伸情况联接成图,并标注相应的花纹和符号。 第四节:地形地质图的读图步骤 第五节:不同产状的岩层或地质界面 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地形图和地形地质图 第一节:地形图简介 第二节、矿区(矿床)地形地质图的用途 第三节、矿区(矿床)地形地质图的填绘过程简介 第四节、地形地质图的读图步骤 第五节、不同产状的岩层或地质界面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课后复习 地形图:在平面图上除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外,还同时反映地势起伏的图      纸称为地形图。      地形图是由各种表现地形和地物的线条及符号构成,是按照一定      的比例、图式绘制的水平投影图。 地形图是一切地质工作的基础,是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基建和      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图纸,也是绘制其它各类专题地图的基础。 地形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地形及地质情况的综合图纸。它是在地形图       上用不同的颜色(或花纹)及规定符号,按比例尺缩小把地       表上各种地质体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一种图件。       地形地质图除可以反映地表地质体和地质构造的分布外,还可       以反映一定深度下地质体的延伸情况和图幅地区的地壳发展史 赵李坪地区地形图 地形图:在平面图上除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外,还同时反映地势起伏的图      纸称为地形图。是由各种表现地形和地物的线条及符号构成,是 按照一定的比例、图式绘制的水平投影图。 一、地形图的比例尺 二、地形图的坐标系统 三、地形等高线 四、各种地形在地形图上的表现 五、常用的地形图例 六、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 第一节:地形图简介 一、地形图的比例尺 1.数字比例尺 用分数表示的比例尺,1/M,M即是实际长度缩小的倍数。它一般是50,100,1000的倍数。 2.直线比例尺 在图上绘制一条直线,以某一长度作为基本单位,在该直线上截取若干段,这个长度以换算成实地距离是一个方便的整数为原则。 1:1000和1:5000,1:10000 可取2CM (20,100,200M) 1:2000和1:4000 可取2.5CM (50,100M) 然后把左边第一个单位分为十等分,在第一个基本单位右端的分划线下注以零,并在其它的基本单位分划下注出相当于所绘比例尺的实地长。 赵李坪地区地形图 1:10000 赵李坪地区地形图 1:10000 3.地形图按比例尺的分类 小比例尺:小于等于1:10万, 精度低,面积 大,用于区域地质测量、 大面积普查找矿等。 中比例尺:1:1万到1:5万,小范围地质测 量,矿区外围普查找矿。 大比例尺: 1:5000 至1:500或更大,精 度高,面积小,矿区(矿床)地 形地质图的底图,采矿工作中常 用的图件。 二、地形图的坐标系统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全球: X轴:中央子午线 Y轴:赤道 地方:如北京坐标系 坐标单位是长度,适于进行测量工作 2.地理坐标系 纵坐标是纬度,横坐标是经度 纬度: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经度:已知点所在子午面与本初子 午面的夹角 三、地形等高线 等高线:地面上标高相同的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1.等高线的等高距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 程差。比例尺愈小:等高 距越大。反之越小。 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 计曲线:五倍于等高距的首曲线。 2.平距 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平距越小,坡度越陡 根据等高距和平距可计算坡度 tg α =等高距/平距 50 60 70 80 90 100 1.基本地形 2. 综合地形 五、常用的地形图例 地物符号 地形符号 注记符号 赵李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