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训练24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这是管仲劝谏齐桓公的话,要结合前文适当补充原句省略的部分。如“不如与之”应补充为“不如与之(失地)”。 答案:贪图小利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 解析:例句中的“而”和B项中的“而”都表承接,不译。A项连词,表修饰,不译;C项连词,表并列;D项连词,表转折,但是,却。 答案:B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去十余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一要落实关键词“成”“辄”“去”的意思,二要适当补充、调整,使翻译后的句子表意准确,且通顺流畅。 答案:每写成一篇文章,一定(把它)粘贴在墙壁上,天天仔细阅读,每次总会删去十余字。 3.“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用一句话总领全文,然后通过举出具体事例说明第一句,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因此结尾句中的“法”即是开头中心句中的“删润”。 答案:作文,必几经删润,而后文成。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能力。一要调动平时积累尝试解释;二要结合句意、上下文语意推测词语的意思。(1)中的“疾”属于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2)中的“数”读shuò,结合句意推测可知其意。 答案:(1)生病 (2)多次、屡次 宇轩图书 宇轩图书 综合探究 知识积累 宇轩图书 综合探究 知识积累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要联系课内所学,如《桃花源记》中曾学过“咸来问讯”,意思是“全,都”,这一解释也适用于第(1)题中的“咸”;又如《出师表》中曾学过“后值倾覆”,这一句子的结构与第(2)题的句子结构相似,加点字“值”的解释也应该是一样的。学好课内文言文,做好课内的字词积累很重要。 答案:(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关键词“悉”“之”;还要注意补充原句省略的成分,使翻译后的语句通顺。 答案: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及人物评价能力。这篇短文采用了总分结构,第一句总领全文,后面写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与积存木屑有关,另一个故事与积存竹块有关。理清思路后,细读两则故事,用“积存……,后来如何”的模式概括故事。评价人物要通过分析人物言行,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用恰当的词语回答,关键词句有“性检厉”“勤于事”。 答案: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参考译文:陶公(侃)办事严格认真,对政事十分勤勉。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监造船只的官员收集锯木屑,不论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恰好遇到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雪之后还很湿,于是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也不受妨碍。官府用的毛竹,(陶侃)总是命令把锯下的较大的竹块收集起来,堆积得像山一样。后来桓温征伐蜀国,组装战船的时候,都用(这些竹头)来做钉子。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能力。第(3)题,“遗”在句中应读wèi,意思与《出师表》中的“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中的“遗”相同,解释为“给予”。 答案:(1)  (2)   (3)  (4)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