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章课程pptppt课件
内容提要 一、课程理论的发展 二、课程组织 三、课程改革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词源分析 课程一词在宋代朱熹的《朱子全书·论学》中有“宽着期限、 紧着课程”,大意是学习的范围和进程。 在西方,“课程” (Curriculum)一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 本意是跑马道,后来转义为学习路线,再发展为有组织的知识体 系。 (二)接种典型的课程意义 1.课程即教学科目 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3.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三)课程概念的理解 1.基本含义 课程的基本含义是指教学的科目、学业的结构及其进程安排,进一步而言,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应该是课程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2.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过程 (1)课程是动态的、变化的、情境的、互动生成 (2)课程通过活动、实践与体验达成的 3.课程是学校里有组织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二、课程的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五)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以学科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的 一种课程,它以人类对知识经验的科学分类为基础,从不同的分支学科中选取一定得内容来构成对应的学科,从而使教学内容规范化、系统化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打破了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立足于儿童的经验并为改造儿童的经验儿设计的课程。 (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是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 分科课程:有一系列自成体系的科目组成的学科课程。 (四)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的。它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宽泛的概念,并不局限于本校教师编制的课程,还包括其他学校教师编制的课程或学校之间教师合作编制的课程,甚至包括某些地区学校教师合作编制的课程。 (五)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人们精心设计的目标明确、内容全面、计划周密、结构复杂的课程。 隐性课程:也叫隐蔽性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或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二、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斯宾塞、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2.经验主义课程论 经验主义课程论是与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 2.经验主义课程论 经验主义课程论是与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美国教育家杜威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代表人物有康茨、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等人 4.人本主义课程论 人本主义理论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强调受教育者的主题地位和尊严,追求人的自我实现与潜能的充分发展。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 思考: 了解课程的内涵后,你认为课程与教学是否有关系?如果有,两者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课程 ? 教学 第三节 课程的形势与实施 课程组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它是一项关键而又复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成败。 课程目标 一、课程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 1.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 3.考试考查安排 4.实施要求 (二)课程标准 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附录 (三)教材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理论联系实际 3.学科逻辑、心理逻辑和教学逻辑相结合 4.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5.主义形式上的特殊要求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构成通常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用书、练习册等。各构成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其整体效应取决于各构成要素的协调与配合。在此主要介绍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本内容。 (一)课程标准 (二)教科书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编写课程标准是开发课程的重要步骤。 1.课程标准结构 (1)说明部分(简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教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