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2013湖北高考诗歌鉴赏题 2011年诗歌鉴赏题 登城(宋诗) 望湖楼晚景(宋诗)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理解诗意】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表达技巧】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诗歌风格】 2011年诗歌鉴赏题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理解诗意】 和风细雨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结构上的作用】 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诗歌风格】 1.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写出了优美 2.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 前、雨后二个壮观美景。 2012年诗歌鉴赏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诗)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诗歌形象】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炼字】 2012年诗歌鉴赏题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诗歌形象】 清正廉洁 。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前途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武至亲至廉的形象。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炼字】 “藏”字,意思是“掩盖、隐藏”;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意思是“侵入、穿透”;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2013年诗歌鉴赏题 临 江 仙(宋词)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 分)【诗歌感情】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 分) 【诗歌风格】 2013年诗歌鉴赏题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 分)【诗歌感情】 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 分) 【诗歌风格】 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2009年诗歌鉴赏题 题西溪无相院(宋诗)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