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测试题3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doc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测试题3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测试题3 1.(2004年全国卷Ⅳ第12题)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②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答案】 (1)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 (2)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 【解析】在虚词方面,“虽”表示存在的事实,应译为“虽然”,不能译为假设关系的“即使”;“犹”译为“仍然”,不同于“尤”,不能误译为“尤其”。在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词语方面,“孝悌”的解释应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译文要做到信、达、雅,人们也通常使用留、对、换、增、删、调等方法进行翻译,还要注意一些关键词语,(1)句要掌握的词语主要是“裁”字,“裁留身粮”句中“裁”为通假字,《促织》中有“手裁(才)举”的用法;“逮”意为“及”,可译为“赶上”“比得上”;“替”可译为“改变”。(2)句中要求掌握的实词有“逮”“孝悌”“替”等词语,“逮”为“及、达到”之意,《荀子》中有“魏武侯谋事而当,群医莫能逮”的句子,“孝悌”一词,《齐桓晋文之事》中有“申之以孝悌之义”一句,故此词应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意思,“替”为“废弃”之意,《九章》中有“常度未替”的句子。 2.(2004年江苏卷第12题)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 (2)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3)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答案】 (1)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勣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2)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3)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解析】此题首先应抓住关键词语,句(1)在于正确翻译“曲意”“少”“降节”。“曲意”应译为“违心”,“事”应译为“侍奉”“奉承”,将“少”译为“稍稍”“稍微”,“降节”译为“降低自己的品节”。句(2)在于落实关键词“岂”“以”“易”的意义和反问语气。“岂以……哉”译为“哪能因为……呢?”“易”应译为“改变”。句(3)关键是“为……所……”被动句的翻译,“为……所”译为“被”或从语意上表示被动。重要的地方还有“而”转折连词的翻译,“惜”的翻译。在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词语方面,“礼重”译为“礼遇器重”,“大用”译为“重用”,“时议”译为“当时的议论”。 3.(2004年辽宁卷第15题)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 (2)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 【答案】 (1)于是就颁赐给王罴铁券,说只要荆州城完整就一定授予本州刺史一职。 (2)只有王罴能取信于民,所以没有隐匿的人,他征收的粮食不比各州少。 【解析】此题首先应抓住关键词语,在实词方面,“遗”译为“给予”“全”译为动词“完整”、“保全”。在虚词方面,“唯”译为“只有”,“莫”译为“没有人”。在句子方面,“信著于人”译为“取信于民”或“在百姓中享有信誉”“在百姓中信誉卓著”。在句式方面,“不少诸州”为“不少于诸州”,省略的介词“于”意思是“与……相比”,应译出比较关系。在句子的逻辑结构和语气方面,要调整译句,使译文要做到符合原文意思,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4.(2004年福建卷第15题)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日,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③纺:系。 (1)范氏富,盍已乎? (2)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3)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答案】 (1)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2)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3)(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解析】首先应抓住关键词语,句(1)中,在实词方面,“已”的意思是“停止”,可意译为“取消”,“已”后省略宾语,根据语境及注解中对“系援”的解释,“已”后应补出省略的宾语“婚事”、“亲事”。在虚词方面,疑问副词“盍”是“何不”的合音,组成的固定结构“盍……乎”应译为“为什么不……呢?”。句(2)中,在实词方面,“执”本义是拘捕、捉拿,根据语境可以译作“抓”;“纺”的意思为“系”在文后注解中已给出,可译为“绑”。“执”与“纺”作谓语动词,其后宾语省略,应补出“之”,即“董叔”。句(3)中,在句式和语气方面,要调整译句,使译文要做到符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