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治与理性的胜利_对_药家鑫案_的舆论影响考量
Exploration and Contention 探讨与争鸣■■
法治与理性的胜利
———对“药家鑫案”的舆论影响考量
□ 慕明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 (2011)05—0041- 4
【内容提要】药家鑫案件由于微博直播庭审的介入,网络成为舆论的主战场。传统媒体的导向性舆论削弱了网络的影响
力,一定程度上湮灭了网络情绪化舆论的火药味,舆论分化的态势为司法一定程度上超脱于舆论压力创造了空间。加之公
众中有一批比较理性的意见领袖的引领,各种舆论的最终指向又都是相信司法的公正判决,因而舆论没有绑架司法,未能
形成媒介审判的格局。司法也从审判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综合考虑,实现了司法的程序正义和实质性正义。
【关键词】药家鑫案件;媒介审判;导向性舆论;自发性舆论;司法独立
201 1 年6 月7 日,一年一度高考的第一天,药家鑫走 的高度关注,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药家鑫的大学生身
完了他短促的人生之路被执行死刑,历时数月沸沸扬扬的 份和他实际的人格分裂。一方面是艺术殿堂才华横溢的未
“药家鑫案”终于画上了句号。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串问号,有 来艺术家,另一方面是手段极其残忍的杀人犯,这样巨大的
反思,有探寻,也有质疑。其中明确指向传媒的一个问题就 身份反差让人震惊。二是药家鑫的杀人模式。药家鑫开车撞
是药家鑫是不是被媒体的刻意炒作和不断升温的舆论杀死 人后,既不是积极采取行动救治被害者,也没有消极地驾车
的,是不是成了媒介审判的又一个牺牲品?药家鑫的律师就 逃逸,而是从背包中取出尖刀将被害人连捅8 刀,极其残忍
认为有人利用媒体炒作导致司法程序受到严重干扰,使得 地杀人灭口。这在交通肇事案件中又“开创”了一种极其危
审判极不公正。社会上也有人认为药家鑫本来罪不当死,是 险的模式:用直接把被撞者杀死的方式制止其提出索赔或
舆论的杀伤力将其送上断头台。面对这样一些质疑的声音, 其他任何诉讼请求。这种有可能针对社会不确定的任意人
作为一个法制新闻的研究者,笔者认为有必要就 “药家鑫 的杀人方式让人恐怖。三是药家鑫建立在充满偏见的观念
案”是否是媒介审判作出回应。 基础上的杀人动机。药家鑫撞人后不思愧疚,没有怜悯,更
所谓“媒介审判”,究其实是舆论审判,即在通过媒介集 无救助,唯一想到的是“农村人难缠”,从骨子里透出的是对
纳汇合放大的舆论洪流的裹挟下,司法机关在案件审理中 他人的冷漠无情以及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和恐惧。一个风华
偏离法律的轨道作出了畸轻畸重的判决。从理论上说,任何 正茂的大学生有如此阴暗冷酷的心理和残忍暴戾的行为让
一个案件只要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激活了公共话题,集聚了 人悲叹。四是“药案”审理是国内首次采用微博进行庭审直
较大能量的舆论,都有可能对司法产生压力而导致出现审 播的大案,微博的现场性、即时性、互动性和它同时覆盖人
判背离司法公正价值目标的结果。但是,由于媒介审判的构 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特征激发了公众的极大兴
成因素极为复杂,而司法审判制度设计本身所具有的控制 趣,也让“药案”的审判置于众目睽睽之下。五是“药案”审理 41
和屏蔽机制足以缓解甚至化解所谓舆论压力,因此从司法 中出现的一些言论。如辩护律师提出的“激情杀人”说,公安
审判的结果看,真正能构成媒介审判的案例并不是很多。当 大学某教授的“钢琴手法杀人”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还有
然,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化、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 网上盛传所谓药家鑫的同门师妹“李颖”力挺药家鑫捅人引
处于爆发期、多发期的现阶段,如果司法遇到了难以化解的 来西安音乐学院紧急辟谣,高晓松发微博称“音乐界将不接
舆论高压,且还有其他的助推因素(例如行政干预),产生媒 受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还有所谓的“五教授联名上书呼吁
介审判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涉及到某一案件如社会现在 免除药家鑫死刑”等等这样的插曲越发使得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