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7第七章土壤养分
诸葛玉平制作 第七章 土壤养分 第七章 土壤养分 0概述 第一节 土壤氮素养分 第二节 土壤磷素养分 第三节 土壤钾素养分 第四节 土壤中的钙、镁、硫(自学) 第五节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自学) 第六节 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 要点 土壤中氮的含量及影响其含量的因素,土壤氮素循环、转化及影响转化的因素 土壤磷的形态和土壤有效性,土壤中磷的固定及其机制 土壤中钾的形态及其有效性 土壤中钙、镁、硫、微量元素的形态、转化及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 土壤保肥性概念、方式,土壤供肥性概念、表现。 0 概述一、土壤养分的基本概念 土壤养分 指植物所必需的,主要由土壤提供的营养元素?。某种养分总量叫该养分全量 土壤养分状况 是指土壤养分的含量、组成、形态分布和有效性的高低。 依据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学上提出以下分类概念 有效养分 能够直接或经过转化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 速效养分 在作物生长季节内,能够直接、迅速为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多为矿质养分。不足的1% 无效养分 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 二、土壤养分的分类 1. 依据作物的生理需求分为 (1)必需营养元素 16种: C、H、O、N、P、K、Ca、Mg、S、Fe、Mn、Zn、Cu、B、Mo、Cl (2)有益营养元素 Si(对于甘蔗)、Na对于棉花和甜菜 2.依据养分需要量分为: 大量元素: 占植物干物质重0.1%以上 中量元素: 微量元素:占干物质0.01%以下,有的只有0.1mg/kg 痕量营养元素:在10-6g/kg级以下。 在植物所必需的元素中,C、H、O大约占植株干重的95%。其它元素均来自于土壤,氮磷钾称土壤养分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 土壤和植物中元素的含量情况 3、养分的形态 根据在土壤中存在的化学形态分为 (1)水溶态养分:土壤溶液中溶解的离子和少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2)代换态养分:被胶体吸附的,是水溶态养分的来源之一。 (3)矿物态养分:大多数是难溶性养分,有少量是弱酸溶性的(对植物有效)。 (4)有机态养分:以有机态化合物形式存在,矿质化过程的难易强度不同。 三、土壤养分的来源、转化与消耗 养分形态的转化 养分的有效化过程 养分无效化 固定过程等过程 养分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 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在耕作土壤中,还来源于施肥和灌溉。 养分的消耗 土壤内部复杂的转化过程 植物吸收利用 淋失 气态化损失 侵蚀流失 人为活动引起的损失 第一节 土壤氮素养分 一、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二、土壤中氮素的存在形态及其有效性 三、土壤中氮素的循环转化及其调节 一、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一)土壤中氮素的含量 “肥料三要素”之首 耕地全氮0.4-3.8 g kg-1,平均为1.3 g kg-1 自然植被未侵蚀为0.4-7.5 g kg-1,平均2.9 g kg-1。 土壤全氮含量是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之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土壤的供氮水平 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正相关。5% (二)土壤氮的来源及影响因素 生物固氮:主要是靠微生物,固氮微生物分共生和自生两类。 与豆科作物共生固氮菌,固氮能力很强。75-150kg/hm2 自生固氮菌,分为好气细菌和嫌气性细菌。好气性固氮能力强,在热带林地,可达75-225kg/hm2 降水:雷电氮素氧化为NO3-(0.4-1.2kg/年/亩) 灌水:主要是NO3—N(肥水井NO3-+NH4+10ppm)。 施肥:农田化肥和有机肥是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 全氮决定于生物积累和分解的相对强弱。 气候: 温度愈高,有机质分解愈快,OM含量低,N少; 湿度愈高,有机质分解愈慢,OM积累的多,N多。 自然植被下,从东向西,表层的全氮含量逐渐减少;由北到南,森林土壤北高、中低、南高的“V”字形变化。 植被: 草本植物 > 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中:豆科> 非豆科 木本植物:阔叶林>针叶林 落叶林>常绿林 耕作:耕地土壤的全氮量一般低于自然土壤,旱地低于水田。 质地:砂土、壤土、粘土,低?高 地形:地形影响水热状况,坡地土壤流失问题 二、土壤中氮素的存在形态及其有效性 (一)土壤氮素的存在形态 1.无机态氮:在土壤中含量很少,只占全氮含量1-10%,主要包括NH4-N和NO3-N,有时有少量NO2-N。 NH4+和NO3-是有效态氮,NO2-N则对植物有毒害作用。 铵态氮又可分为土壤溶液中的铵、交换性铵(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铵)和固定态铵(主要指2:l型粘土矿物晶层之间固定的铵)。 溶液中的铵、交换性铵和硝态氮为速效氮,氮素直接来源。 旱地土壤无机氮一般以NO3-N较多,淹水土壤则以NH4-N占优势。 2.有机态氮 占全氮的绝大部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