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咏物诗专题欣赏.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诗专题 石 灰 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物) 来之不易—千锤百炼造就人才 临难不惧,处变不惊 —不畏艰险 甘愿献身—不怕牺牲,视死如归 一语双关—志向、理想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简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 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花影 苏东坡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教明月送将来。 (猜一物的非物质形象) 瑤台上有重重叠叠的花影, 我叫书童扫了好几次,花 影总是扫不掉。刚才太阳 下山,才把花影带走,明 月却又把它送回來了。 概念:描写客观的“物”,细致刻划其色彩与形态,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刘熙载《艺概》 “不离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 特点 :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吟咏初春时的垂柳、赞美春风的诗。诗的大意说:一棵高大的垂柳,像是用翠绿的美玉妆扮成的一样。下垂的千万条柳枝,犹如千万根迎风飘摆的丝带。不知细巧的柳叶是谁精心剪裁出来的?农历二月里的春风恰似一把神奇的剪刀。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从颜色和形状上对柳树进行描绘。后两句用设问和自答的修辞格式,赞美了给万物带来生机、给大地披上绿装的春风。比喻贴切自然,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名句,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思考 课本P40思考题二。 学习并思考:《早雁》一诗表面写雁,实则写人,这是一种什么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怀? 象征手法。 借写早雁,表达自己对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的关注,暗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 学习并思考:试分析《子规》、《葡萄》、《小松》各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情志,说明了什么道理? 《子规》:托物言志。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亡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社会的不满(愤世之情)。 《葡萄》:托物言志。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 《小松》:托物讽喻。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暗含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慨。 韩愈简介    (768-824)字退之。人称“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 以诗文著称。其诗长于铺陈,好发议论,以古文章法句式入诗,即“以文为诗”,风格奇崛雄伟,时有怪诞、滞涩之句,与孟郊齐名,为“韩孟诗派”的主要代表。而近体诗却多亲切自然。他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与柳宗元齐名,人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学习并思考:《赏牡丹》一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怀?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技巧或手法? 这是一首对花王牡丹的赞歌。 烘托、比喻、拟人的手法。 刘禹锡简介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