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周济「严妆、淡妆、粗服乱头」说
分析周濟
「嚴妝、淡妝、粗服亂頭」說
梁紹基
緒論 其二謂周氏此言將李後主詞置於溫、韋兩家
8
詞之上。其側重點在於 「不掩國色」四字。以粗
從中國詩史上看,溫庭筠(80 6 ?~ 873 ?)、 服亂頭者比妝成女子,理應比不上,然而粗服亂
韋莊(836 ~9 10 )及李煜(937~978 )三位可算是 頭者在沒有化妝的情況下仍能「不掩國色」,其樣
唐五代詞壇的佼佼者。關於三位詞的評論,歷來 貌之嬌美可見一斑。所謂「天生麗質難自棄」,自
便有:庭筠性情浪漫,「能逐絃吹之音,為側艷之 然之美與人為之美相比下,當然是自然之美稍勝
1 2 3
詞」,其詞「深美閎約」;端己詞「情深語秀」, 一籌了。
161
4
「清艷絕倫」 ;重光詞「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
5
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其三謂周氏此言乃將三家詞一視同仁,並沒
9
有作高下之分。其理據為每一個女子的審美價值
由於三者的詞作各有特色,歷來有不少學者 也不盡相同。有的女子要化妝才能突顯她的美,
對三家詞作過比較。其中最多爭議的可算是周濟 有的卻不用化妝已能散發她的美,化了妝反而會
(17 81~1839 )《介存齋論詞雜著》對三家詞的 畫蛇添足。這是人有不同特質的緣故。無論是自
評論。周濟曰: 然之美抑或人為之美,只要用最佳的方法將自己
「王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 的長處表現出來就可算是美了。在這個譬喻中,
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 溫、韋兩家詞乃人為之美,李後主詞乃自然之美,
6
也;端己,淡妝也;後主則粗服亂頭矣。」 手法雖然不同,卻殊途而同歸,三者皆達到美的
效果,故此並沒有高下之分。
歷來學者對這句評論看法不一,各持己見。
大抵可分為三種看法: 我認為第三種解釋最符合周氏之說的意
思。周氏以嚴妝、淡妝及粗服亂頭分別比喻了
其一謂周氏此言將李後主詞置於溫、韋兩家 溫、韋、李三家不同的風格:溫詞婉約、韋詞清
7
詞之下。其側重點在於「粗服亂頭」四字。周氏以 切、李詞直率。然而溫詞婉約為何以嚴妝喻之?
化了濃妝與淡妝的女子分別比喻溫、韋兩家詞, 韋詞清切為何以淡妝喻之?李詞直率為何以粗
並評為「佳」;卻以「粗服亂頭」,即一個不但沒 服亂頭喻之?這得先了解三家詞的藝術手法。本
有化妝,而且穿著粗衣、頭髮凌亂的女子比喻李 文將透過剖析詞作以了解各位詞家的藝術特色,
後主詞,在比較之下,「粗服亂頭」者不禁相形見 並作一比較,進而再闡述第三解釋為最符合周氏
拙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使用手册335833683798.PDF
- 供应商交流会议.pptx
- 便利、简易的安装配件.PDF
- 保卫唯物主义史观.pdf
- 保温夹套球阀-BQ41F保温夹套球阀.pdf
- 保良局余李慕芬纪念学校.PDF
- 信息更新下的物流服务订单分配.pdf
- 倒计时7天负责任的企业带来好产品!.PDF
- 侧向铁磁!铁磁超晶格的推迟模式!.PDF
- 倾听亚洲声音,学习亚洲经验.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