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肠外营养配置和输注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外营养输注的途径与选择 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 短期肠外营养﹙<2周﹚、营养液渗透低于 1000mOsm/LH20者 中心静脉置管禁忌或不可行者 导管感染或有脓毒症者 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肠外营养支持超过2周、营养液渗透压高于1000 mOsm/LH20者 静脉输液港:适用于长期间隙性静脉输注的患者 * 肠外营养输注的护理 原则 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应用输液泵控制速度,按时完成输液量 每日更换输液管道 及时更换液体,输液管衔接牢固,防止空气栓塞 肝素帽每周更换一次 观察病人的反应,观察代谢并发症 定期留取残液做细菌培养 采用3L袋配置营养液 * TPN病人的监护与标本留取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 准确记录输入排出量 糖的监测 留取血液生化标本 动脉血气分析 测定白蛋白、前白蛋白,测量上臂周径等,可1-2周进行1次,每周测体重,以评估营养状况 * THANK YOU ! 肠外营养配置及输注护理 胸外科 顾晓莉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 肠外营养的配置 肠外营养输注护理要点 1 2 3 主要内容 概念 肠外营养(PN) 是经静脉途径供应所需要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须和非必须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 全肠外营养(TPN) 所有营养素均须经静脉输入,不经肠道摄入 部分肠外营养 部分食物经胃肠摄入,其余营养素由静脉输注 * 概念 全营养混合液(TNA) 应用3L塑料输液袋将患者全日静脉输注所需 的液体混合灌入袋中给予输注 持续输注法 将一天的营养液在24小时内均匀输入 *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 胃肠道梗阻 胃肠道功能障碍(短肠综合征、肠瘘、免疫系统疾病肠缺血、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等) 重症胰腺炎 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 严重营养不良 大手术围手术期 炎性肠道疾病 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肝、肾、心、肺功能不全等) * 营养配置要求 配液室要求 专用房间、通风干燥、灭菌灯、紫外线灯、空气净化台、空调、墙面、地面均能耐受水和消毒液的冲洗、层流室、配置间每月做空气培养和物体表面细菌培养 净化工作台或层流室 * 层流室 * 营养配置要求 配置前一天准备 清洁各种液体和针剂,用消毒巾擦抹或冲洗并使其干燥 操作台面用消毒液、清水擦抹后,再用消毒巾擦干 其他台面和墙壁保持清洁干燥,清水擦抹 地面清水拖地干燥后,消毒液擦地消毒 配置室内通风不少于1小时,梅雨季要除湿 * 营养配置要求 配置当天准备 配置前,配置室和准备间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 层流台提前开机20分钟 操作台面在操作前后用75%酒精拭抹 配液前,准备好各种物品 配液前再洗手,穿消毒衣、戴口罩帽子 * 层流台 * 配置的顺序 将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胰岛素、微量元素加入 氨基酸或葡萄糖液中 钙和磷分别加入不同瓶氨基酸或葡萄糖中充分混匀 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中 含有各种添加物的氨基酸或葡萄糖以三通管加入三升袋中 最后加入脂肪乳剂,并轻轻摇匀混合 * 注意事项 配置后的营养液,室温在24小时内输注完毕,暂不用的,应保存在4℃冰箱 室温超过25℃,注意观察脂肪乳滴有无破坏,液体有无变质 脂肪乳避免与电解质直接接触 避免钙磷直接接触 * 优点 简化步骤,减少污染,空气栓塞、高血糖的发生 提高了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的有效利用率 减少了脂肪在肝与肺中的沉积 * 操作中 * 配置中心 * 配置中心 * 配置中心 * 配置中心 * 配置中心 * 配置中 * 肠外营养输注 * 肠外营养常见的并发症 机械并发症:气胸、空气栓塞、血管、神经损伤、导管性 感染并发症:局部感染、导管脓毒症 代谢并发症:糖代谢紊乱、氨基酸代谢紊乱、脂肪代谢紊乱、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症 肝脏功能损害:肝胆系统异常、肠道屏障受损 * 三通处理 * 机械性并发症处理 气胸 即刻拔针,重复穿刺应重新选择穿刺点 胸痛持续或有呼吸困难者停止置管,并摄X线胸片明确诊断 少量气胸,可在数日内自行吸收 重症者需反复床边穿刺或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予以引流 * 机械性并发症处理 空气栓塞 * 静脉插管时要取头低足高位,并嘱患者平静呼吸 在卸下注射器时应随即堵住穿刺针头部 导管护理时要有防止接头脱开的保险措施 机械性并发症处理 血管、神经损伤 提高操作水平,及时发现神经损伤产生的相应症状与体征 导管性并发症 定期测量导管外露部分长度,规范护理操作,加强临床观察 * 感染并发症 局部感染、导管脓毒症 严格无菌操作,如出现高热、寒战,又找不到其他的感染病灶可能解释时,则应高度怀疑导管性败血症存在,应立即拔出导管,同时做血培养和导管头培养 改用周围静脉途径给予营养,拔管后体温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抗生素,若发热不退,且血培养阳性,则需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