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一个傻帽悲观派还是理性乐观派呢
当一个傻帽悲观派还是理性乐观派呢 这个世界到底是会越变越好,还是会因为某个迫在眉睫的危机而变得一团黑暗?我们是要当一个傻帽悲观派,还是一个理性乐观派呢?
先从悲观谈起吧。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会让我们悲伤的事情啊,贫困、疾病、土壤沙化、大气层酸雨、臭氧层稀薄、生物种群灭绝、小行星撞地球、雾霾围城、癌症发病率上升、普遍的道德堕落……这些问题经过专家、教授、学者和媒体的添油加醋,已经深入人心了,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么说有名有利
先说有利。有人给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算过一笔账,他光靠吓唬全世界人民就有上亿美元的进账,而他自己在田纳西州的豪宅的人均碳排放量是美国人均的十几倍,是中国的100多倍
另外就是有名。不知有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畅销书作者、纪录片导演,都是靠给人类带来坏消息而成名的。这些人有忧郁的眉头、机智的眼神、坚定的信念,怎么可能没有善良完美的心灵呢?
一个人是不是高尚,跟他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正确,这之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所有这样做的人,都获得了好名声;相反,所有对这个世界抱有乐观态度的人,反而显得很浅薄
著名的经济学家哈耶克讲过一句话:“如果对人类发展的善性抱有乐观态度,这样的人就显得心智浅薄。”所以,有名又有利,还显得不浅薄,为什么人们不对悲观趋之若鹜呢?
我们现在是最糟糕的?
悲观的论调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时代就有诗人吟唱道:“过去的时代多么美好,现在是多么糟糕。”古希腊人把世界历史分成3个阶段: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黄金时代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而“现在”是最糟糕的黑铁时代
中国的孔子也这么说,所有的思想家都这么说――过去很美好,现在很糟糕。孔子之后1000多年的朱熹就说:“三代以上,天理流行,王道治世;三代以下,人欲横行,霸道盛行。”
但有趣的是,所有这些“高大上”的、显得那么正确而有智慧的言论,没有对过一回。人类世界到今天为止,一直是蒸蒸日上的,所有的担忧几乎都没有实现,所有我们认为注定要恶化的情况都没有恶化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应该说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最没有争议的、对人类贡献巨大的一个历史阶段。我们就拿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格兰来说,英格兰在1750年到1850年这1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呢?
首先,我们看到的一个表象就是人口大爆炸。1750年英格兰只有600万人,到1800年就变成了900万人,到1820年已经变成了1200万人。人口爆炸肯定能说明一些问题,最起码食物增多了,人们普遍的营养水平提高了,生活品质提升了,才会发生人口大爆炸,唯有盛世才会有这么一个结果
可是当时的文人是怎么描述那段日子的呢?大学者罗素就讲过一段话,稍微学过经济史、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工业革命带给英国人的是一场灾难,那100年英国人的幸福感和之前100年是没法比的,而这些问题都怪科学技术。”
其实当时考察过英格兰社会的人有很多,比如说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他那时候还很年轻,1844年在伦敦待过一段时间,然后写了一本书叫《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他在伦敦看到的的确都是贫民窟,是工人阶级在啼饥号寒。到了1892年,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已是名作,正要出版第二版,恩格斯写了一篇序言,老老实实承认,当年描述的情况现在在英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工业革命阶段,当时人们感受到的那种痛苦和不堪,后来才发现其实全是谎言,全是错误
其实当时很多把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描述得一团漆黑的人,是根本没有在工业区待过的文人,包括有些贵族老爷到工业区一看,那么脏乱差,居然还把衣服晒在户外!
贵族老爷自然看不惯这些,但这恰恰是工业革命爆发之后,英国人生活水平改善的一个标志,他们开始换洗衣服了。那个时候法国人一般不在外面晒衣服,一辈子只有一件老棉袄,而且还是世代相传的,白天当衣服,晚上当褥子,当然不用洗。虽然看起来很原生态,可那恰恰是落后和贫困的标志
18世纪早期,英格兰人只能吃黑麦、燕麦做的面包,但是到了工业革命快结束的1850年前后,小麦做的面包以及原来非常奢侈的肉、蔬菜、水果这些东西,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所以,那段时期是最没有争议的英格兰经济和普遍状况蒸蒸日上的时段,尽管无论是当时的人还是后来的人,都把它描述得一团漆黑
我小时候真被吓得不轻。1968年,有几个意大利人和一个苏联学者在一幢小别墅里搞了一个聚会,把全世界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给请去了,探讨人类的未来会怎么样。一探讨,就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1972年,他们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报告,署名是罗马俱乐部。那篇报告叫《增长的极限》,内容是说整个地球的资源已经快用完了,石油最多够用30年,人类没几天好日子过了等等
所以,我上小学、初中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讲要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