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发展与展望.pdf

我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发展与展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发展与展望.pdf

混凝土工程 我国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发展与展望 杜 俐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摘要:由于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融合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载力高,延性好,具有较强的抗风和抗震能力, 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国内外对混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及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 上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因此,加强对高层建筑中组合结构及混合结构体系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发展展望 TU973.1 A 167 1-5810 2016 45-0036-0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1 导言 度设防要求设计的混合结构,能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本文主要分析了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概述、混合结构 大震不倒”的要求。2004 年底,中国建筑科学院完成了一个 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展 ,最后简单介绍了钢—混凝土混合 1:10 的30 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模型试验,26 个组合剪 结构。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令人瞩目,目前国内的高 力墙高轴压比抗剪性能试验,27 个高含钢率型钢混凝土组合 层建筑主要特点是大量使用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构建。混合 柱受力性能试验。完成了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 结构体系是近年来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体 震性能及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和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 系,与混凝土结构相比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 结构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多种组合剪力墙和高含钢 2 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概述 率组合拄的抗震性能研究,混合结构施工方法研究,提出了 近年国内建成或在建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数量已达数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建议。 百幢之多,其中除少数仍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外, 3.2 发展展 大多数尤其是超高层建筑均采用了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形 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大量的工程实践均表明,钢—混凝土 式。它由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或组合结构)两部分组 混合结构是符合我国国情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抗风性能和较 成,主要是抗侧力结构的混合。典型的混合形式是外框架采 好经济性的结构形式,其在高层及超高层结构中将具有广阔 用钢结构,内筒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钢框架一混凝土 的应用前景。加强对混合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抗风性能、新 内筒体系;或者是框架由钢管混凝土柱及钢梁组成,并设置 型结构体系的研发及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巨型构件的受力性 有伸臂拓架,形成带伸臂析架的钢框架一混凝土内筒体系; 能、消能减震技术、施工过程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混 又或者是框架梁柱部分或全部采用钢骨混凝土,形成钢骨混 合结构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对现有混合工程的使用情况进 凝土框架一混凝土内筒体系。这种结构形式将钢筋混凝土核 行分析和相关规范的及时修订将使混合结构的应用跃上一 心筒 (或剪力墙)和与之铰 (刚)接的钢结构或钢管 (骨) 个新的台阶。 混凝土结构框架联合使用,由具有较大侧向刚度的钢筋混凝 3.3 钢 —混凝土混合结构 土核心筒或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荷载,而具有较高材料强 3.3.1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类型 度的钢或钢管 (骨)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两 第一,型钢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是在型钢周围 种材料的巧妙组合能满足建筑使用功能上的灵活性要求,在 配置钢筋并浇筑混凝土的结构,高层建筑常用的型钢混凝土 结构受力方面,可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竖向承载能力和抗风 梁、型钢混凝土柱、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