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东里《等身佛》中人性与神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金东里《等身佛》中人性与神性

论金东里《等身佛》中的人性与神性   内容摘要:《等身佛》是韩国著名作家金东里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一个来华参战的韩裔日军士兵的视角,讲述了中国唐代僧人万寂“烧身供养”的故事,在万寂舍生取义的精神力量的召唤下,小说中的主人公“我”也完成了自己的救赎。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金东里在他的内心深处对于生命、人神等问题都有着十分深入的思考,并期望以这种极具宗教性的思考方式来探究人性,同时他又将自己的所思所得,通过文学创作这种方式传递给了读者,希望能引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基本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等身佛》 人性 神性 金东里(1913―1995)本名为金始钟,是韩国内首屈一指的小说家、诗人。从1934年开始,金东里便发表了诗歌《白鹭》,随后又于1935年发表了小说《花郎的后裔》,从此便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他的一生创作颇丰,发表过的小说包括《沙盘上的十字架》、《巫女图》、《实存舞》等,此外还有诗集《岩石》,随笔集《自然和人生》,评论集《文学和人》。金东里曾韩国艺术院奖、三一文化奖,并多次被推举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金东里的早期作品充满了神秘虚无的色彩,在二战结束以后,他的创作开始倾向于人文主义思想。金东里一直主张纯文学与新人类主义思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着大量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究。这些作品形象化地展现了人应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同时,金东里又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深陷宿命之中无法自拔,被现实所痛苦折磨的生命的人道主义关怀 金东里在(彭亚坤)中写到:“35年《花郎的后裔》被刊登在中央日报新春文艺上,第二年36 年《山火》再次被刊登在中央日报新春文艺上,自此我作为小说作家的生涯拉开序幕。这期间约50 年间创作小说中长篇13、4篇,短篇200几十篇。其内容按主题划分的话,大致可分为人、神和民族三种题材。”由此可见,宗教是金东里十分钟爱的一类题材。宗教所关注的问题永远是对于终极意义的思考。人的一生无时不刻都被宿命般的痛苦和烦恼所包围着,因此人们不得不时刻忍受着命运所带来的巨大苦痛,在这样大的精神力量面前,人性往往会因命运苦痛的挤压而发生扭曲和变形。因此,如何从这些烦恼之中跳出来,使自己超越一切世俗,从而获得人性的救赎和解放,可以说是每一个人的共同期待。对这一愿景的追求,便使得人们渴望获得一种具有绝对性的终极意义。对于终极意义的思考,金东里在他的短篇小说《等身佛》中有着极其深入的探讨。对《等身佛》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金东里希望通过宗教式的拯救使人们摆脱苦痛,获得幸福这一极具人道主义精神的思想 一.人性的光辉:面对宿命的不屈抗争 人性一直是金东里创作过程中所关注的一个重要焦点。为了达到对人性这一目标的追求,金东里始终关注着人性在自己作品中的表现,他曾非常坚定地说到:“迄今为止,我亲眼目睹过许多作家以探索人性的招牌来标榜过什么主义,但是,他们用这些主义时,还未来得及真正探索人性,就已把作家自身的人性供奉到其主义的祭坛上。即使能够过某一固定范畴来探索到人性,但至多是人性的幽灵而已,而不可能是真正生动的人生。因此,与其标榜主义,倒不如捕捉人生。”因此,对人性细小表现的捕捉,是金东里作品中十分明显的一个特点。通过呈现这些细微之处的人性表现,金东里将人性的深刻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读者的面前,使每一个阅读他作品的读者都从中体会到人性的高度和深度。在《等身佛》这篇小说中,通过主人公“我”的视角,读者们可以发现人性在许多方面的细小表现。而然,从这些人性的微观表现中,读者们又能反观人性在宏观上的诸多特征,从而体现出人性的崇高与美好 生命是每一个人最为宝贵的财富,生命的价值也一直是人性所关注的一个重点。在《等身佛》中,作者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使得生命的价值在作品中不断地被强调,通过这种反复强调,使得人性在作品中不断被提升,直至最后变得崇高 《等身佛》的开篇便介绍到主人公“我”是一位被强征入伍日军的韩裔学生,在1943年跟随部队一起被派到南京。出于对未知命运的恐惧,部队里的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马上被派往战场,都在心中默默祈祷自己能在驻军的地方多待一会,哪怕只有一天。可以说,从小说的一开始,作者便刻意制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有意将生命放置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之中,通过威胁生命的方法来凸显生命对人的可贵,从侧面反映出生命的价值。因此,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主人公“我”便展开了一场自救行动。最后,在日本大正大学留学回国的佛教学者陈奇修的帮助下,主人公“我”来到了扬子江北面的净愿寺并在那定居了下来,从而躲过了战死异国的悲剧。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面对着自己的不幸宿命,主人公“我”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坐以待毙,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找着解救自己的办法,从而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主人公“我”甚至提前秘密做好了若干调查,以帮助自己成功逃脱,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