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大地构造组合.ppt

  1. 1、本文档共1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石大地构造组合分析 第四讲 岩石大地构造组合分析 一、几种重要的岩石大地构造组合 ? 二、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板块构造背景 三、变质作用P-T-t轨迹及其地质意义 岩石大地构造学 当今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地质学中的板块构造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的发展,以及分析手段、测试精度的提高,在总结岩石学特征与板块构造关系方面出现了一个介于岩石学、大地构造学和地球化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岩石大地构造学(Petrotectonics)。 现代板块及其边界,在地震、热流、地貌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标志。对于已经消减、变动的古板块,则只能通过地史中保存的地质记录(岩石)来识别边界并再造其构造史。20世纪70年代迪金森(Dickinson)提出了岩石构造组合(Petrotectonic assemblages)的概念,强调在一定的板块边界和大地构造环境中发育了特有的岩石组合。 岩石探针与岩石构造组合 岩浆的喷发与侵入可比喻为一群深达地幔的巨型超深钻。火山岩和侵入岩记录了壳幔源区的化学(物质成分)与物理学(温压等)信息,痕(微)量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系统示踪深部物质与深部过程,沉积岩记录了地球表壳对深部过程响应的重要信息。 岩石构造组合(petrotectonic assemblage),特别是火成岩 构造组合可有 效地反映大地 构造背景,成 为岩石探针 (lithoprobe) 。 实际上,在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早就注意到了一些特定岩石组合产生在一定的大地构造(板块)部位、如蛇绿岩套、混杂堆积、双变质带等,就将它们作为识别板块缝合带的重要标志。 第四讲 岩石大地构造组合分析 第四讲 岩石大地构造组合分析 一、几种重要的岩石大地构造组合 ? 二、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板块构造背景 三、变质作用P-T-t轨迹及其地质意义 一、几种重要的岩石大地构造组合 (一)蛇绿岩(套) (二)埃达克岩 (三)混杂堆积 (四)双变质带 (五)超高压变质岩(带) (一)蛇绿岩(套) 1、蛇绿岩的概念 2、蛇绿岩的组成及层序 3、蛇绿岩的原生环境 4、中国蛇绿岩的分布 1、蛇绿岩套的概念 蛇绿岩(Ophiolite)一词最初由法国地质学家布隆奈尔特(Brongniart)于1827年提出,用来形象地描述蛇纹石化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词来自希腊字“Ophis”“蛇”,当时是作为蛇纹岩的同义词);1905年的德国地质学家斯坦曼(Steimann)将蛇绿岩一词用于指由放射虫硅质岩、枕状熔岩和蛇纹岩化的超镁铁质岩,构成的三单元岩石组合,即后来为地质学家所熟知的所谓Steinmann“三位一体”,代表传统大地构造意义上地槽发展早期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 六十年代晚期,随着板块学说的兴起,通过大洋地球物理工作和对深海打捞的岩石样品的研究,揭示了蛇绿岩组合与洋壳之间的惊人相似性,到70年代,地质学家普遍接受了蛇绿岩是大洋残片的观点,因而将其作为古板块边界的证据。 描写 斯坦曼三位一体 观点的漫画 蛇绿岩的概念 1972年9月,在美国召开的彭罗斯(Penrose)蛇绿岩会议上,赋予蛇绿岩一词如下含义: 1) 蛇绿岩是镁铁质至超镁铁质岩的特征的岩石组合; 2)蛇绿岩不应作为一种岩石名称或填图单元; 3)发育完整的蛇绿岩层序由下而上包括超镁铁质杂岩、辉长岩类杂岩、镁铁质席状岩墙群和镁铁质火山杂岩; 4)伴生的岩石类型包括上覆沉积层序中的条带状硅质岩、页岩夹层和少量灰岩,通常与纯橄榄岩伴生的豆荚状铬铁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