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第五单元《边塞诗四首》(全四首授课版,共68张ppt)
边塞诗 是唐代诗歌的主要 题材。以边塞军旅 生活为主要内容, 或描写奇异的塞外 风光,或反映戍边 的艰辛。代表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 龄,李颀等。 译文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 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 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 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思考和讨论 1) 找出诗中体现边塞风光的景物,思考:这些景物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奇丽壮阔,苍凉雄浑。 思考和讨论 2) 抓住“暗”“孤城”体会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戌边将士的思想情感。讨论:这样的场面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体会战争的惨烈,对故乡的思念。 思考和讨论 3) 面对如此残酷的战争,将士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通过“百战”“穿”“终不还”等词语表现了将士们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气概。 思考和讨论 4) 前两句的景物描写与后面有什么关系呢? 通过悲凉的情景的描写更衬托出了战士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气概。 比较阅读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导读 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曲调名,其词内容都是写征戍之苦、夫妻离别之情。多为伤离别之辞。 无那:即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比较阅读一 在抒情上各有有什么特色? 提示: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比较阅读 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 提示: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王昌龄诗作延伸阅读一: 《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诗作延伸阅读二: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他能诗能画,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意境清新,格调高雅,情景交融的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 对这一类诗,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惆怅、孤独、抑郁的落寞情怀。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课堂小测: 1.熟练的背诵这首诗歌。 2.《使至塞上》一诗中作者用比喻来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题目中含有哪些重要信息? 主要内容: 深层情感: 送 别 1、如何从雪景过渡到送别? 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 辕门 轮台 天山 2、送别地点的转换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庭。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 ——王维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 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 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开头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 单车:一辆车,指随从很少。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已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延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我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 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点出出使的季节——春天。 (即景设喻,借景抒情) (以“蓬” “雁”自比暗写内心郁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绘景—— 塞外风光 千 古 名 句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直”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暧,微带苍茫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初中四年级第17单元第17课_《气温的变化与分布》.ppt
- 北京市普通高中2017年数学会考题目示例选填无答案.doc
- 北京市怀柔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物理零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6届高三3月适应性训练(零模)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6一模文综试卷及答案.doc
- 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写作专题.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6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6届高三3月文科综合试题.doc
- 北京市四中七年级语文 《爱莲说》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名著阅读专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