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byron.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拜伦 The Lord Byron 乔治? 戈登? 拜伦(George Gordon Lord Byron1788—1824)是继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之后 19 世纪英国诗坛出现的最有影响的浪漫派诗人。 拜伦的生平及创作 1788 年 1 月 22 日拜伦出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拜伦祖先参加过十字军东征,其家族有过辉煌的历史。拜伦的父亲第一次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即拜伦同父异母的姐姐奥古斯塔。拜伦的亲生母亲凯瑟林? 戈登是他父亲的第二个妻子。拜伦父亲是一个浪荡子,父亲将母亲的财产挥霍尽净,避债逃到法国,并死于异乡。拜伦跟随母亲在苏格兰度过了贫穷而孤寂的童年。十岁时,继承了家族的爵位与庄园。父母的离异和自身的残疾在拜伦幼年的心灵投下了一片阴影。 1801 年拜伦就读于哈罗中学,1805 年入剑桥大学。 1807 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懒散的时刻》。《懒散的时刻》遭到当时声望很高的《爱丁堡评论》的攻击,使拜伦异常敏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他以《英国诗人与英格兰评论家》一诗进行回击;这是一首英雄双行体讽刺长诗,诗中对包括司各特、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等人在内的许多诗人都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毫无顾忌的挖苦嘲笑,引起不小的轰动。 1809 年大学毕业之后,拜伦在贵族院获得了世袭议员的席位,但因为在上议院贵族们面前受到的冷遇,拜伦带着一种愤懑的心情离开了祖国,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马耳他、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等地。在归途中创作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并在心中酝酿着未来的《东方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塑造了一个漂泊四方的流浪者恰尔德·哈洛尔德的形象,他想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把自己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却始终摆脱不掉忧郁的情绪和孤独厌世的人生观。恰尔德·哈洛尔德在很多方面都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出身高贵、智力超人、感受敏锐、富有教养、举止优雅。这首长诗轰动了当时英国文坛。此后他连续发表的东方故事诗也都风行一时。拜伦逐渐成为著名的诗人和英国社交界的宠儿。 1813—1816年,拜伦写了《东方叙事诗》,塑造了一系列的“拜伦式的英雄”。《东方叙事诗》是一组典型的浪漫诗,包括《异教徒》、《海岛》等篇。这些诗以抒情格调为主,抒发诗人自己的感受,诗中描写的环境和情节,都是东方或南欧的,充满异国情调,情节富有传奇性,比较紧张。诗中的主人公都是与社会对立的、孤独的反叛者,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这些人物有非凡的性格,追求自由、独立,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不向社会妥协,顽强坚定,宁愿为自由而死,不屈辱而生。但同时又十分高傲、孤独,脱离群众,个人奋斗,因而往往前途渺茫,悲愤忧郁,注定悲剧的结局。他们既是社会的叛逆者,又是社会的牺牲者。这些形象反映了当时诗人自身的苦闷失望情绪和渴求斗争的意愿,表达了广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思想感情,又巨大的进步意义。但作者写的这些英雄是个人主义英雄,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幸福,表现出无政府主义和忧郁悲观的情绪,反映了诗人思想的局限。 1824 年 4 月 9 日,拜伦在暴风雨中骑马巡视,第二天便一病不起,4 月 19 日去世。他的死讯使整个欧洲大陆都沉浸在一片哀伤之中。拜伦是举世公认的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伟大诗篇在他生前便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他死后也一直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且饮誉不衰。各种英国文学史皆盛赞拜伦的文学成就,称他是时代的“奇才”:他“最流畅地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精神、不满和经常表现出来的狂热……”“拜伦最先增添趣味的秘方是更具有异国情调的东方背景,其次是更出色地处理声色和肉欲题材的才具,第三是他暗示那隐而不露的行为的能力,最后,当然是拜伦式英雄的栽培。”拜伦的诗作“从自我探索到争论,从忧郁到喜剧性,从嘲讽英雄到热恋,从歌唱到史诗,在不同的叙述和感觉模式之间游动自如。它体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贵族式个人主义,也许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拜伦才是激进的。阴郁的、不安的‘拜伦式’英雄产生了国际性影响,彷佛各国社会都协力共谋使他的命运复杂化。” 1815 年 1 月,拜伦与富有的贵族小姐安娜贝拉结婚,婚后不到一年,妻子便因为忍受不了拜伦的挥霍无度,性情乖张和绯闻不断而与之分居。公众对他的态度一下子改变了,特别是那些反对者,对这位生性叛逆而又春风得意的诗人进行了恶毒的攻击。 1816 年 4 月 25 日,拜伦离开了英国,从此一去不返。在瑞士的日内瓦他结识了雪莱,并在思想和创作上接受了雪莱的影响。初到瑞士时,他因个人忧患而深深痛苦。波旁王朝复辟后欧洲反动势力的加强,越发使他感到忧郁和孤独。欧洲社会巨大的动荡,引起他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和焦虑,这又使他的内心激动不已。这个时期所写的长诗《锡隆的囚徒》和诗剧《曼弗雷德》等就突出地反映了他在国外流亡生活初期的痛苦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