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和环境双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部六省的经验验证.pdf

区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和环境双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部六省的经验验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和环境双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部六省的经验验证.pdf

2017年3月 葶暮}誊瞬譬彳薯 Mar.,2017 (第31卷第3期) EastChinaEconomicM anagement (Vo1.31.No.3) ●区域发展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7.03.008 区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和环境双溢出效应分析 — — 来 自中部六省的经验验证 刘U满两凤 ,,黄舆 倩 ,黄珍珍 (江西财经大学 a.协同创新中心;b.信息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 :产业转移是发达地区寻找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欠发达地 区加速经济、技术追赶,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 径。伴随着产业转移的既有人才、技术溢出的正效应,也有环境、污染溢出的负效应。文章以中部六省为研究样本,以全 要素生产率指数和污染减排指数为核心变量,通过建立空间技术溢出效应模型和空间环境溢出效应模型,来研究区际 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和环境双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部各地区的技术进步主要由区域 内的R&D投入决 定,由国内和国外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但是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由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污染溢 出却是比较显著的。这说明近几年,中部地 区产业转移的质量不高,从沿海发达地 区转移过来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 业而不是技术密集性产业,是属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而不是高端产业,造成对环境的压力增大。中部六省在加快提升 自身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同时,应合理改善招商引资结构,审慎对待境内外投资。 关键词:产业转移;技术溢出;环境溢出;空间计量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17)03—0060—09 一 、 引 言 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是不同区域问的产业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区域要 转移之源,这既是区域间要素禀赋动态变化的体现, 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 的不均衡性,发达地区为实 也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路径 。从微观角度 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寻求更为廉价的劳动力比较 看,要素价格 、工业化进程、区域政策等多种维度的 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 ,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欠 “梯度差”是激发各个企业进行跨区域迁移的重要动 发达地区,从而在产业的时空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 力,企业是产业转移的主体。我国的东部地区企业 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现象 。对于发达 相对中西部地区企业 ,拥有更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更 地区,产业转移不仅可以延长那些衰退型产业的比 高的发展水平 ,但由于东部地区所面临的资源约束、 较优势,同时也为区域 内部的新型产业的创新提供 产业集聚的负效应以及劳动力成本 日益攀高等诸多 发展空间;在欠发达地区,引进产业转移不仅可以弥 问题,导致其发展存在瓶颈。此时,东部地区的企业 补资金匮乏的现状,同时可以获取由产业转移带来 就会选择到中、西部地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尤其是 的技术外溢效应 ,促进区域技术进步,提升区域整体 将一些环境治理成本高、处于产业相对低端的环节 经济发展水平。但是,近年来 ,随着发达地区产业转 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而把产品研制、研发 以及其他 移的规模扩大,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的不仅有正的技 核心环节留在总部 。欠发达地区主要通过引进新技 术溢出效应,伴随而来的还有负的环境污染效应,特 术和吸收产业转移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为 自身带 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将一些 来财政 、税收、就业等一系列的积极经济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