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元素常识课件.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速公路路基元素常识课件

路基横断面加宽与超高 超高 车道超高旋转轴(高程旋转轴) 此部件可以通过应用道路模型基准线路线的外侧车道或内侧车道超高坡度值来创建行车道的横断面表示。 它用于大多数无中间带的公路,或者两侧没有车道坡度转折的有中间带的公路。也可以用于分叉路拱或横断公路的外侧或内侧车道。 注:关于超高旋转轴的论述,详见付文1.1 超高旋转轴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和高程设计线在同一个位置。理由是:如果超高旋转轴的位置不是高程设计线的位置,那么由于超高旋转,在高程设计线的位置产生的超高值(即由超高产生的高程变化值)不为零,这样的话,高程设计线在超高段的线形不再是简单的坡度线和竖曲线所能表达的,而是一个很复杂的线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一个路段,纵断面设计图上的设计线是一条直线,则表示该路段是一个直坡段,而超高旋??轴和高程设计线不在同一个位置,那么由于超高旋转,高程设计线的位置会有一个由超高造成的起伏,这时高程设计线就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这和纵断面设计图上设计线产生了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超高旋转轴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是高程设计线的位置。 2、我国现行设计规范规定超高旋转轴的位置(根据以上结论:超高旋转轴的位置也一定是高程设计线的位置)有以下四种:分隔带边缘、路中心线、行车道内侧边缘和行车道外侧边缘。后两种情况都是指未加宽前的行车道边缘。为什么是指未加宽前的行车道边缘?理由和前面所述相类似,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一个直线路段,纵断面线形是一个直坡,高程设计线的位置在加宽后的行车道边缘,那么在加宽段,路面横坡度不变而高程设计线到路中心线的距离产生变化,使得路中心线的高程有一个额外的起伏变化而不再是直坡段,很不美观,也很难施工放样。 3、基于上述两点理由,可以的得出结论:高程设计线的位置有以下四种:分隔带边缘、路中心线、(未加宽前的)行车道内侧边缘和(未加宽前的)行车道外侧边缘。这样做,可以避免出现在加宽段上路中心线的高程有一个额外的起伏变化的情况。因此,我们认为,选择路基边缘作为高程设计线的位置(超高旋转轴的位置)是不合理的。根据超高旋转轴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是高程设计线的位置的道理,尽管规范规定可以采用路基边缘作为高程设计线的位置,但是规范并没有规定路基边缘可以作为超高旋转轴的位置,因此规范条文互相矛盾。 因此,我们建议你不要采用路基边缘作为高程设计线的位置,否则在超高、加宽路段,路中心线由于超高、加宽的变化,额外地上下起伏,很不美观,也很难施工放样。建议你采用分隔带边缘、路中心线、行车道内侧边缘和行车道外侧边缘中的一种作为高程设计线的位置,具体采用那一种,可以根据规范选用。 2、加宽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说明 1、边沟【intercepting ditch】指的是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流水,在路基两侧设置的水沟.边沟设置于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路段.其形式可分为L形边沟、梯形、碟形、三角形、矩形或U形边沟.又分为明沟和加设盖板的暗沟等多种形式,多为石块砌成,边沟可与路缘石结合为一整体. 2、排水沟 【drainage 】用于排除地面或地下多余水量的沟或暗管.指的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庄稼地里、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庄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沟。 3、平台排水沟:填挖方分级设置时,为拦截坡面水防止边坡冲蚀破坏,在平台(碎落台)设置边坡平台排水沟,石质挖方路段平台排水沟也可以采用拦水带形式。 4、急流槽【chute】指的是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坡度较陡、水流不离开槽底的沟槽.为减免山洪及泥石流危害,修筑在荒溪冲积扇或侵蚀沟口的排导措施,主要包括导流堤、急流槽和束流堤三个部分.导流堤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向,也改善流速;急流槽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流速;束流堤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流向,防止漫流.一般将导流堤与急流槽组成排导槽,以改善泥石流在冲积扇上的流势和流向.导流堤与束流堤组成束导堤,以防止泥石流漫流改道危害. 5、截水沟:为拦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堑坡顶以外设置的水沟称之为截水沟。当路基挖方上侧山坡汇水面积较大时,应于挖方坡口5m以外设置截水沟。截水沟水流一般不应引入边沟,当必须引入时,应切实做好防护措施。截水沟长度一般不宜超过500m,其平、纵转角处应设曲线连接,其沟底纵坡应不小于0.5%。当流速大于土壤容许冲刷的流速时,应对沟面采取加固措施或设法减小沟底纵坡。 6、盲沟:路基在填筑前,存在有穿过路基的地下水,岩石裂隙水等,这种水流在处理上比较麻烦。因此,设计者干脆容许这些水通过路基,就在路基填筑前,用碎石、渗水土工布做成外表不能看见的渗水沟(盲沟),让原来的水照样通过路基流出,又不影响路基填筑和支撑强度。 建议: 边沟、排水沟、盲沟、截水沟均为道路排水设施。 2、排水系统按形式分为排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