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栽培及病虫害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辣椒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辣椒简介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主要用于观赏,大约17世纪传入我国,开始种植。 温带一年生作物,热带是多年生作物。它是喜温但不耐寒作物,发芽最低温为15度,最适为25~30度,生育适温为25度左右。 对光照要求比较的低,强光、高温易发生病毒病。南方七八月高温季节往往生长发育不良。 在栽培上要求田块排水良好,疏松,肥沃。 辣椒主产区包括海南、四川、湖南等地方,其余省份也有种植。 辣椒栽培管理技术 种子处理 晒种:晒种可以促进种子的后熟,降低种子含水量,改善种皮的通气透水性。晴天上午9点到下午3点 ???浸种: ??温汤浸种:将晒好的种子装在纱布袋中,放在55℃左右的温水中,不断进行搅拌,15分钟后当水温降至30℃时,浸泡6~8小时,然后洗净附着于种皮上的粘质。 ?药液浸种:将温汤漫种后的种子,浸入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或浸入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一定要让药液浸没种子,并经常搅动,经15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数遍。 播种 苗期管理 ???出苗期:辣椒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25~30℃,出苗期一般需5—8天。此时注意控制苗床温度,高温时应注意浇水降温、低温时应注意覆盖保暖 ???破心期:破心期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此期的管理关键是由促转为适当的控,保证辣椒苗稳健生长。降低湿度,可抑制下胚轴的伸长,促进根系向下深扎,以防幼苗拥挤和下胚轴伸长过快而形成“高脚苗” ? 营养生长期:此期的管理是“以促为主;促控结合”。水分管理,要保证床土表面呈半湿润状态,在正常晴天,每隔2天浇一次水,保持床土表面湿中有干,干湿交替 适时定植?? ??移栽前的准备:选8~10片真叶,根系发达,无病的辣椒移栽。准备工作:一是在移栽前一天先将苗床浇一次透水。有利于起苗和防止伤根;二是用速退宝1000倍或高锰酸钾溶液喷一遍,可避免病菌随苗带入大田 ??定植后的管理 ????适时浇水:辣椒叶片小,水分蒸腾量也小。定植时浇水不要太大,过3-5天后浇缓苗水,在浇了“定植水”和“缓苗水”后,前期棚内挠水要见干见湿,待地表发白后再浇水以利于根系下扎壮棵,防止徒长 ????科学追肥:中期施化肥壮秧攻果,后期粪水化肥结合,保秧复壮。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前期一般不需要追肥,只用叶面喷施即可,若底肥不足,则应适量追加。在开花结果后,门椒、对椒已经形成,应及时施化肥 辣椒苗期病害 猝倒病 立枯病 猝倒病—子叶期发病,病发必倒苗 防治药剂 霜霉威盐酸盐 烯酰吗啉(安玛/安法利) 恶霜灵·锰锌(卡霉通) 立枯病—子叶幼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病,植株站立枯死 防治药剂 甲硫·噁霉灵 甲基托布津(白托) 生长期病害 疫病 早疫病 炭疽病 细菌性叶斑病 疮痂病 病毒病 白粉病 青枯病 根腐病 根结线虫病 辣椒疫病 疫病判别 各种疫病症状诊断要点: 1、发病往往是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的; 2、病斑迅速扩展,水渍状; 3、病部颜色变白或暗绿色,迅速干枯、死亡、不脱落; 4、茎干也是重要发病部位,主要发生茎基部和茎部分叉部位; 5、发病后茎皮层变黑褐色,迅速扩展,上部叶片萎蔫、死亡。 高湿时,病部可见白色稀疏霉层 成株期果实受害多从蒂部开始,病斑水渍状,青灰色,无光泽,后期常伴有细菌腐生,呈白色软腐。高湿时,病部可见白色稀疏霉层;干燥条件下,易形成僵果。 防治药剂 中生菌素 农用链霉素 叶枯唑 (叶润/标正叶枯唑) 白星病 症状特点: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小斑点,病斑边缘为深褐色,稍隆起,中央白色或灰白色,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病斑中间有时脱落形成穿孔,发病严重造成落叶 白星病病叶 防治药剂 苯醚甲环唑 (世标/标正37%苯醚) 甲基托布津 (白托) 咪鲜·异菌脲(普丽佳) 白粉病 症状特点: 初在叶片背面支脉间产生一块块白色粉霉状物,最后叶发黄 白粉病病叶正面 白粉病病叶背面 防治药剂 腈菌唑 (统秀) 苯醚甲环唑 (世标) 症状特点 发病初期,植株顶端首先出现萎蔫,早晚恢复,症状反复数日后,叶片全部萎蔫 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表皮呈淡褐色或深褐色腐烂,极易剥落,露出木质部 横切茎观察,维管束变褐色,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防治药剂 甲硫·噁霉灵 (正原) 甲基托布津 (白托) 青枯病 症状特点: 植株萎焉,维管束变褐,横切有乳白色黏液溢出。 防治药剂 中生菌素 (N中生菌素) 农用链霉素 炭疽病病果 防治药剂 咪鲜胺 (翠喜) 苯醚甲环唑 (世标) 甲基托布津 (白托) 辣椒病毒病 防治药剂 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吡虫啉 (速退宝+格猛) 氨基寡糖素+锌粉+吡虫啉 氨基寡糖素+代森锌+金标 防治药剂 阿维菌素 (道高) 丁硫克百威 防治药剂 阿维菌素 (道高) 阿维·哒螨灵 (双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