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广义:过去发生的一切事情。 狭义: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马克思: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2.历史文本不完全等同于历史事实本身. 但这种“原意的历史”已经消失,我们并不知道。知道的只是别人根据所接触到的历史资料和自己的历史观,经过选择、解释、判断写出来的历史。 胡 适: “历史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二)学习历史的意义 1、开启智慧,读史明智。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不仅如此,连心智上的各种障碍都可以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 ————培根的《谈读书》 2、经史致用 ,热爱祖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从孔子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而依然生存。 思考 3、传承文明 ,提高修养 历史承载民族精神 龚自珍:”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史不可亡”,它是民族灵魂的具体内容之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从来不曾中断。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能离开对民族历史的系统认识和科学理解。 历史提升人文修养 实践课要求 (1)读一本名人传记,尤其是近现代著名历史人物,写读书笔记,然后交流读书心得。 (2)参观历史景点,其中至少要求一个红色景点。然后谈感想心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绪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要通过历史的传承来发扬,认识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手段。 教学目的和要求 悠久的史学传统 一、为什么要开设历史课 (一)什么是历史 汤因比:《历史研究》中认为文明的产生是对一种特别困难的环境进行成功的应战的结果。 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 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理论。 中西历史观举要 中华民族是经历磨难仍位于世界前列的民族 刘知几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 “读历史是智慧的事”; “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 “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 “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 “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什么? 人文 文学 哲学 历史 使不看见的 东西被看见 迷宫中望 见星空 沙漠玫瑰 的开放 1999年龙应台在台湾大学演讲 二、学习的基本内容 旧划分法 新划分法 (一)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框架 教材结构 具体划分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十五大报告 主题——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就是中国——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主 线 (三)目的与要求 两个了解: 了解国史、了解国情 四个选择: 1.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3.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4.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 三、学习的方法与要求 第一,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二,应以世界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国近现代历史,联系时代特征、国际格局和世界大势认识中国问题; 第三,要善于运用比较的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