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 粮食与油脂 2010年第5期
大 豆 低 聚 糖 功 能 及 其 应 用
杨秀芳,陈 梅,马养民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 710021 )
摘 要:该文介绍大豆低聚糖分布和组成,着重论述大豆低聚糖性质、功能、提取、应用,并展望大
豆低聚糖发展前景。
关键词:大豆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大豆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ybean oligosaccharides
YANG Xiu-fang ,CHEN Mei ,MA Yang-min
( Key laboratory of Auxiliary Chemistry Technology for Chemical Industry ,Ministry of
Education ,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Xian 710021 ,China )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stitute of soybean oligosaccharides are presented. The nature ,
function ,extraction ,application of soybean oligosaccharides are mostly analyzed in this review.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soybean oligosaccharides are prospected.
Key word :soybean oligosaccharide ;functional oilgosaccharide ;soybean
中图分类号:TS2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78(2010)05―0008―04
大豆低聚糖是由2~10个相同或不同单糖由糖 可起到保鲜、保湿效果。另外,大豆低聚糖具有美拉
苷键结合而成一种不能成为人体营养源,但能对人体 德反应特性,这主要是其含有少量还原性单糖类,因
有特别生理功能的功能性低聚糖。其能促进人体肠道 此应用于焙烤食品可保持其着色度。大豆低聚糖还可
内固有有益菌―双歧杆菌增殖,抑制腐败菌生长,并 抑制淀粉老化,将其用于糕点面包,使面包难以固化保
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形成,是重要食品基料;且对其提 持松软。在55℃下保存180 d,大豆低聚糖浆不会析出
取解决大豆蛋白生产企业环保问题,所以近年来倍受 结晶,在低温下可长期保存,且经急性、亚急性毒性试
世界各国关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首先开创对 验和诱变性试验结果证实,其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大豆低聚糖生理功能开发研究,其开发大豆低聚糖产 2.2 大豆低聚糖生理功能
品1998年已推向市场。到目前为止,大豆低聚糖是 2.2.1 大豆低聚糖直接生理效应
美国FDA唯一认可应用于食品中功能性低聚糖。我 (1 )消化性
国对大豆低聚糖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但我国具有低聚 大豆低聚糖难于被人体消化,且具有低甜度、低
糖产业发展的特色和资源优势。结合国内外发展,本 热量、抑制血糖上升和降低血中胆固醇等特性,一般
文综述大豆低聚糖组成、性质、功能、提取、及其应用。 不会增加血糖和血脂,摄入后不会导致肥胖,且可作
1 大豆低聚糖分布和组成 为糖尿病患者甜味品。
大豆低聚糖广泛分布于植物中,尤其以豆科植 (2 )抗龋齿性
物含量居多,除大豆外,扁豆、豌豆、蚕豆、豇豆、绿 大豆低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章 土地和土地资源的概念.doc
- 参附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pdf
- 第一章 眼的解剖和生理.ppt
-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儿科学的范围及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特点.doc
- 常见草鱼鱼病与其治疗.doc
- 常见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docx
- 常见疾病治疗药物介绍——第二十三讲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ppt
- 第一章 细胞和生物大分子.ppt
- 第一章 细胞及细胞间质.ppt
- 第一章路面结构与要求.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