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和人类年龄之谜
时间:2009-4- 11 16:35:23 点击: 177
核心提示:张宇理、苏绯云博士、李立人博士问:据报导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六
百万年前的人 类远祖化石。但圣经所说,上帝创造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的年代算起来
还不及一万年,未免过短。你们怎么解释这些圣经与科学的矛盾?我怎么知道你们的圣
经可 靠? 张宇理:关乎地球和人类年龄,虔诚的基督徒科学家当中也有不同看法。第
一种看法是人...
张宇理、苏绯云博士、李立人博士
问:据报导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六百万年前的人类远祖化石。但圣经所说,上
帝创造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的年代算起来还不及一万年,未免过短。你们怎么解释这
些圣经与科学的矛盾?我怎么知道你们的圣经可靠?
张宇理:
关乎地球和人类年龄,虔诚的基督徒科学家当中也有不同看法。第一种看法是人类
历史很短,不及一万 年,科学的监年法不一定可靠。第二种看法是科学监年法原则上
可靠,但地球年龄虽高,却无损于上帝创造天地的事实。无论如何,这两派科学家都督
信圣经所载: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世记一 1)。科学见解不同,并不妨碍他们对上
帝的信心。毕竟不论是上帝的存在,或是人类对上帝能有的知识,并不建基于区区一个
“地球和人类年龄”的题目上。我们信上帝,因为我们亲身经历过上帝。我们更坚信上
帝,因为我们看见宇宙万物背后的规律和匠心设计。我们信圣经是上帝的启 示,因为
我们亲眼看到圣经预言的应验(例如以色列亡国二千年后复国),看到圣经充满真理与人
生智慧,使凡谨守遵行书中教训的国家与个人都蒙福。我们信耶稣 是救主,因为他的
生平应验了圣经中对救世主的预言,他的言行见证上帝;十字架的救恩经得起我们一思、
再思、深思,然后才逐渐恍然明白个中奥秘。我们更坚信 耶稣,因为看见凡真心信他
并遵他话去行的坏人生命都获得彻底改变更新。我们自己的生命也因他得着提升。此外
还有很多很多理由叫我们信他,无法一一尽书。只 要读者不钻牛角尖,不执著一个自
己不明白的问题,并把这问题变成大山挡住自己的视线;只要读者真有实践真理的心,
便也能明白真理,并能体验上帝的实在。
至于施受君所提出的问题,我们既不反知识,也不反科学,所以特地邀请不同看法
的基督徒科学家作答,让读者也能明白其中一二。不过,值得再三强调的是,无论这些
基督徒科学家对地球和人类年龄的看法怎样,这都不构成他们信耶稣的路障。
从碳十四说起——苏绯云博士(生化学家)
一、碳十四可信吗?
生化学家在实验室研究生物年代,很信任碳十四计算法。譬如他们找到一些含碳的
东西,如木头、骨头 等,就计算其中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例。正常的碳是碳十二(C- 12),
放射性的碳是碳十四(C- 14)。在今天的环境中,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例大约是
1:1,000,000,000,000。许多碳十二才有一个碳十四。
动物活时,要吃喝、呼吸,体内与环境的碳十四与碳十二比例应该是一样的。动物
死后,体内的碳十四因 为是放射性的,所以遗骸中碳十四愈来愈少。我们拾到一根骨
头,可以测试其中有多少碳十四;例如若有十个,便再看今天外面的环境有多少碳十四,
如有二十个, 则推论是这个动物已死去五千多年。因为由二十变十,少了一半,而碳
十四之半衰期(half-life)是五千多年。
你看这结论有问题吗?有的,因为动物死时,环境中的碳十四不一定等于今天环境
中的碳十四。
那么,当时环境中的碳十四有多少呢?没有人知道。
用碳十四计算年龄的方法,是从一九五五年开始,距今不到五十年。所以,即使距
今一百年的环境中有多 少碳十四,我们也无从知道。假若我们假设过去的环境中的碳
十四和今天一模一样,那么结论就可能错了。因那动物活着时,也许环境只有十一个碳
十四,那么由十 一减至十,那动物便没死了五千年之久。
还有一个可能的例外:有些生物能分辨碳十四和碳十二,它们拒绝吸收碳十四。这
样,它们尚活的时候,体内的碳十四就比外界环境中的碳十四少,若我们把它死时体内
的碳十四量(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例。下同),看作与今天环境中的碳十四量一样,岂不
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吗?
今天我们信任碳十四,是因为在实验室做研究时,有个起点计算。我们知道开始时
有多少个碳十四。可是 若在外面拾来一根骨头,以碳十四计算,就只能草率地将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生文化和创新.pdf
- 大学生休闲行为特征与对策研究——以四川省部分高校为样本.pdf
- 大学物理 第四篇 光栅,X射线衍射.ppt
- 大学物理(许瑞珍_贾谊明)第14篇答案.doc
- 大学物理答案第十八讲.doc
- 大学物理第14篇习题课选讲例题.ppt
-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五讲.docx
- 大学物理一复习 第四篇 刚体的转动.ppt
- 大学心理学第一——三讲练习答案.doc
- 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结构分析和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