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八病.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山市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昆山市第一中学 唐厚学 近几年诗歌高考大盘点 考点扫描 诗歌高考大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07年年江苏考试说明有明确了以“唐宋诗词 为佳” 首先要对整首诗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最好有一题能兼顾全篇的,即点面结合。首 先要读懂,要重视注释。 考点解析 典型例题 解题指导 病例1 病因之一:以译代析,没有鉴赏 病例分析:鉴赏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鉴赏,因此诗歌鉴赏时往往有串释一下诗句内容的必要,但是这种串释只是鉴赏的前提,而不是鉴赏本身。这两句的回答,只是对诗句作简单的翻译,没有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答题,显然不符合鉴赏题的要求。“以译代析”的结果是没有赏析。 病例2 答: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孤独的离恨苦。 病因之二:南辕北辙,答非所问 病例分析:题干问的是“在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么表现离恨苦的?”依据题干的要求,学生应该回答的是“怎么表现”,而不是“表现什么”。“怎么表现”也就是作者使用了何种方法、技巧手段去表现。《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可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此题是对属于形式部分中的关于表达技巧鉴赏能力的考查。然而,有的学生或者疏于审题或者根本不明题意,故而出现了这种让人苦笑不得的问答方式。问:诗人是怎么表现“离恨苦”的?答:表现了诗人的离恨苦。 病例3 答:作者用凄凉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独自一人、寂寞无聊的画面,抒发自己的幽幽离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病因之三:笼而统之,以空对空 病例分析:不少学生不懂得在诗歌鉴赏时必须抓住诗歌的具体内容去分析,在回答“怎么表现离恨苦”时,只用了“用凄凉的景色”这句抽象的话代替了对“菊愁兰泣”、“燕子双飞”和“明月无情”等一系列鲜明意象以及所用技巧的分析。由于过于笼统概括,显得十分空洞。这种答案往往大而不当。不着边际,失分严重;但又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毛病,所以也是最主要的失分原因。 病例4 答:作者通过对燕子等景物的描写,写出自衬托己的离恨苦,衬托出自己的苦闷心情。 病因之四: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病例分析:词的上阙出现了一连串的意象,作者是在用这“一连串的意象”渲染一种凄苦的氛围,借以烘托自己的“离恨苦”。在表现“离恨苦”时,各个意象所表现的感情是各有侧重的,使用的技巧也是彼此有别的——燕子的“双飞”是用来反衬孤独,“菊愁兰泣”是借拟人手法“移情于景”,“明月”则是以“满月”之“圆”暗衬自己的“别离”之“缺”。对于这些“区别”和“不同”,考生在答题时是应该予以充分注意的,并作出具体的分析,而不能从诸多意象中单单拈出一个“燕子”,然后用一个“等”字一带而过。以偏概全、挂一漏万,肯定会严重失分。 病例5 答: 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离恨苦。 病因之五:浮在表面,缺乏分析 病例分析:这份答案表面上似乎已经把几个意象一网打尽,无一遗漏。按说该无可厚非了,其实不然。根据题干的要求,学生应该答的是“用菊、兰、燕子、明月”等“怎样”表现了“离恨苦”。学生只是将意象当作一个个例子,用来证明自己的某种观点,缺少结合诗句本身进行分析,观点与例子之间只是一种水与油的关系,观点脱离诗句本身,诗句成了观点的外衣,停留在“观点”加“例子”的层面上,不能体现诗句蕴涵的思想内容,没有分析出“意象”的寓意。这种浮在表面,落不到实处的“赏析”,显然违背了诗歌鉴赏的规律,也是诗歌鉴赏严重失分的一个原因。 学生优秀答卷 例1: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实则是人内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然一身,凸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对所思之人的期盼;最后两句再次使用拟人的手法,埋怨月光照朱户的无情,以明月“不谙衬“人谙”。反复使用借景舒情的手法,巧妙地表现离恨苦。 例2:花笼轻烟,似脉脉含愁;兰花沾露珠,像默默饮泣。作者先把菊,兰拟人化,表现出自己的哀愁。燕子双飞反衬出诗人的孤独,明月之“圆”暗衬离别之“缺”,作者借物抒情,用了“拟人”和“反衬”表现了离恨苦。 典型例题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春心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问1:诗歌三、四句中的“吹”、“逐”很富表现力,试具体分析二字的作用。 说明: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炼字型诗歌鉴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