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2国考总结帖:我的所谓80+行测心得.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国考总结帖:我的所谓80行测心得

写在前面的: ? ?? 本来这帖子是在广东版发过的,受某美女之邀,所以在这边发多一份吧,毕竟这是个关于国考的总结。 ? ?? 这次国考是在深考之前的时候考的,09年那会上岸后就再没参加真正的考试,为了备战深考,想着得去练下笔,于是才随便选了一个职位去考。申论也是只写了个大作文,其它空白着,没想到还有29分,最后总分109+进了面,但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所以放弃了。本来考前确实是打算等开考15分钟后再进考场的,既然要练就得极限一点,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结果弄假成真,还真就迟到大概15分钟才到考场...这是意外之一;今年的题实际上并不是太难,这是意外之二;然后就是今年最后普遍成绩似乎不高,这是意外之三。 ? ?? 在深考失败那时我就说了,心态那玩意只是安慰自己的借口罢了,并不是说你放松、很随意地去参加考试,或者到了考场很紧张,什么压力过大,成绩就会有很大波动,大家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就考试考到现在,这点不用骗谁的。所以这个成绩,我觉得是自己应得的。同样的,深考的落败,也是我应得的,那会做的远不够多,尤其是行政执法。但公考就是这样,总会有喜有愁,在过后的失利中能思考到些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 ?? 下面我把这自己这几年对行测这门科目的一些理解说给大家听,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吧。这里得先说明一下,本文一切观点仅供参考,信与不信你自己看着办。 ? 另外小弟文笔有限,不识幽默,只懂实在地码字,所以: ? 如果你想要在本文找到什么做题的快捷技巧,不好意思这没有... ? 如果你觉得看长篇理论大文很没趣,实在没耐心看下去,那么你可以选择无视; ? 如果你对公考的理解已经很深厚,远甩别人几十条大街,那么你同样可以一笑而过; ? 如果你始终还是觉得学习培训班或者写书那些“老师们”的东西,才是正道,那么你也可以选择绕路而行; ? 认知篇: ? 我一共过三次国考,行测成绩分别是: ? 08国考 55.5 ? 09国考 78.8 ? 12国考 80.3 ? 两次省考都是70多,一次深考也是在70左右徘徊,这个帖子主要还是说国考的行测,其它几个考试很多都是共通的,但接下来也会单独开个帖做个比较说明。 ? ? 第一,之所以把成绩列出来,是想说明一点,就是行测只要肯努力,是完全可以提高的,而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纯粹考智商的东西。但这个努力,不单需要恒心,还需要耐心和慧心。这是一句废话,但能完全做到的人真的很少很少。可能在一些人看来,他们会觉得公考嘛,用不着那么拼,我好多同学(朋友)不都是裸考就上了的吗?也许只有冷门专业每次只能挤三不限职位的朋友才能理解那种感觉吧,别人付出一分,可能你得投入十分才足够,所以很多时候考高分其实也是一种被逼迫出来的无奈。 ? ? 第二,行测的水平:我现在觉得不能简单地用80+,70+,60+去衡量一个人的水平,而应该是具体到根据每场考试成绩所在位置而划分的档次(参考平均分)比如在这次国考,也许80+可以算得上第一档次,但像广东有个外来工考试,行测80+就只能算是个普通的成绩了,你不能拿了80+就去鄙视人家省考的70+,因为试卷难度并不相同。同样的,再拿上次深考来做例子,很多人也许会觉得自己考了个60多是个很糟糕的成绩,但实际上对于那场考试而言,那也算是个挺不错的成绩了,因为全市70+的本来就没几个。所以对自己考过的成绩要有个准确定位,这很重要,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也不应该过于自满。 ? ? 第三,国考行测分数计算:不同于省考与市考每题的固定分值,国考每个题型的分值都是没标出的,直到现在仍然是个谜,当然江湖上有各种各样的版本,基本上也是专家、培训班什么的不知在哪搞来的东西。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每题的分值不同,具体是各大题还是每个小题都不一样,这个我也不清楚。至于总分的统计,应该是类似于广东以前高考的联化分,而并非单纯的卷面成绩。不管题目的难度怎样,最后必然是呈现正态分布,70+、80+的人肯定也是不少的。这一点很重要,可以为我们的备考提供一个方向。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讲,只要策略得当,国考的高分要比其它考试的高分容易得多。而我一直以来的策略很简单:把宝贵的时间重点花费在那些可以实实在在看得到提高、进步的东西。? 第四,题型。 ? 根据答案准确性可以分为两种: ? 1.基本有标准答案的:数推(现在国考没有了),数算,图形推理,资料分析,常识; ? 2.无标准答案的:其它题型。 ? ? 根据复习的情况可以分为四种: ? 1.非常适合题海:数推,图推; ? 2.适合题海:数算,逻辑,资料; ? 3.无法复习:常识; ? 4.其它题型。 ? ? 备考篇:??? ?? 在论坛我会经常回答数学题,很多人都觉得我数学很好。其实我从小到大的数学并不怎样,甚至对它相当反感,但第一次55+的悲惨成绩给我的教训很大,那会数学错的很离谱,在考场是真的很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