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不锈钢压力容器制作工艺守则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 本守则规定了不锈钢制容器制造过程中,有防铁离子等杂质污染要求,应遵守的技术要求及事项和有特别要求的不锈钢制品。为防止铁离子等其它有害杂质的污染,确保不锈钢制容器的制造质量和使用安全,特制定本守则。
2. 总则
2.1 不锈钢制容器制造过程除遵守本守则外,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程、规定及设计图样和有关技术要求。
2.2 一般不锈钢制品可参照执行本守则。
3. 制造环境
3.1 为防止铁离子和其它杂质的污染,不锈钢制品的生产场所应保持清洁、干燥,严格控制灰尘积聚。
3.2 不锈钢容器的制造必须在隔离的专用固定生产场地内进行,(地面铺设木质垫板或橡胶皮)与碳钢制品严格隔离。
3.3 生产中使用专用的胶轮滚轮架,专用的吊夹具及工艺装备。
3.4 不锈钢容器制造过程中,操作工人应穿着软质橡胶工程鞋,鞋底不得带有铁钉与尖锐异物。
3.5 不锈钢制的零部件应配有木质堆放架,不得任意堆放。周转时应用塑料薄膜复盖,防止铁离子污染,并且铺设木质,橡胶等防止磕毛碰伤的运载工具。
4. 加工
4.1 不锈钢制品的划线和标记应采用无氯无硫的记号笔,加工过程中不能去除的材料表面严禁用划针和打洋冲眼。
4.2 不锈钢应采用等离子切割,当采用机械加工下料时,机床应清理擦洗干净,接触表面无尖锐凸起和异物、油以及铁锈。
4.3 不锈钢板的预弯和轧圆
4.3.1 预弯时应在上、下模与不锈钢间用无铁离子材料隔开(如用不锈钢板,石棉橡胶板等阻隔)。
4.3.2 不锈钢板卷圆时,不锈钢板表面应粘贴不含铁离子的薄膜、纸,或在卷板机的轧辊上包裹不含铁离子之材料。
轧圆前应预先清理去除轧辊表面油污、铁锈,并打磨轧辊表面凸起物。使轧辊表面光洁平滑,并用丙酮擦洗干净。
4.4 不锈钢制封头应采用冷成形。当采用热成形时,应符合4.4.1~4.4.3的要求。
4.4.1 当采用热成形时,加热前应消除材料表面油脂等杂质,加热炉气氛中硫和硫化物的含量须符合有关标准。
4.4.2 要控制炉内温度,严格控制始成形和终成形温度,并作好记录,且不允许与碳钢同炉加热。
4.4.3 经加热成形的封头、弯头、锻件等零部件,凡是有抗晶腐蚀要求的,均应进行固溶或稳定化处用。
5. 不锈钢制品的零、部件组装
5.l 不锈钢制品零、部件组装过程中,任何可能造成铁离子污染的工器具,楔铁、垫板、拉马、手锤等与不锈钢接触的用具应选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5.2 不锈钢制压力容器不得进行强力组装。
5.3 在容器内工作时,应在容器内铺设衬垫等保护措施。操作人员应穿着软质橡胶工程鞋,鞋底不得有铁钉等尖锐异物,防止尖锐硬性物质擦、划伤不锈钢表面。
6. 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
6.1 不锈钢制压力容器(包括常压容器)应按照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据此编制焊接工艺规程。
6.2 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的施焊焊工须具有相应的焊接资格。
6.3 不锈钢容器施焊时,不允许用碳素钢材质作为地线搭铁,应将地线搭铁紧固在工件上,禁止点焊固定。
6.4 具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制压力容器在焊接时,应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规范,严格控制焊道的层间温度。
6.5 焊道清根后,应将渗碳部分清理打磨干净,与工作介质接触的焊道应最后施焊。
6.6 不锈钢制压力容器施焊前需用丙酮或酒精将接头处的油污等杂质清洗干净,采用等离子切割的坡口应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焊接时不允许在不锈钢非施焊表面引弧。
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时,在接头两侧应有≥100mm范围的防飞溅涂层,以易清除飞溅物。
7. 不锈钢表面处理
7.1 表面处理前所有焊补工作应结束。表面的焊接飞溅物、溶渣、油污等杂质应清理干净,禁止用碳钢刷等碳素钢器具清理不锈钢表面。
7.2 不锈钢表面如有磕碰、划伤等影响耐腐蚀性能的缺陷,须用氧化铝或氧化铬作磨料的砂轮进行修磨,并用10倍放大镜进行检查,清除小麻点后进行抛光。
7.3 在打磨、抛光过程中,应控制磨削温度,预防变形和过热,且应注意打磨、抛光纹路的一致性,抛光等级应按图样和GB1031《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进行评定。
7.4 不锈钢制容器的酸洗、钝化应以浸渍法为主,也可用湿拖法或膏涂法。酸洗后的不锈钢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腐蚀痕迹,不得有颜色不匀的斑纹。焊接及热加工表面不得有氧化皮。用水冲洗干净后擦干表面,不允许残留酸洗液及残渣。钝化后用水冲洗,呈中性后擦干水迹。
7.5 抗晶间腐蚀要求的不锈钢表面处理后,应按图样规定进行钝化膜检查。设计图样无规定时采用蓝点法进行检查。(钝化膜检查应避免在介质接触面进行)。
7.6 需排放的酸洗液应进行酸碱中和处理,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8. 压力试验与包装运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行政治理卒业论文任务安排-重点.doc
- 2012安全评价培训班讲义评分方法及答题技巧.ppt
- 2012吉林省公事员测验:高成本挡不住中国家长热情.doc
- 2012吉林省公事员测验:小人物无中生“权”成宦海恶疾.doc
- 2012外科学测验论述题谜底总结.doc
- 2012外科学测验选择题总结.doc
- 2012外科学测验重点总结.doc
- 2012届高考复习生物课件 必修1_分子与细胞_第14讲_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思路).ppt
- 2012届高考复习生物课件 必修1_分子与细胞_第4讲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观察类实验材料的选取与处理).ppt
- 2012届高考生物第二轮考前冲刺专题复习课件4,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