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议形体艺术与音乐的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议形体艺术与音乐的关系

小议形体艺术与音乐表现的关系 通过一整学期的形体与舞蹈课的学习与课堂实践,使我们更深入地认知自己身体并了解肢体间的协调,知晓动作变化间的协和与美观。使自己从最初仅对形体舞蹈有些许常识的阶段过渡到了对专业知识有所了解的程度。 然而,对于我们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同学而言,形体与舞蹈课给我们另一个深刻的思想启迪就是通过肢体协调的角度体悟在专业表演及教学的时候该如何注意形体上的美观及舒适协调,从而更好的发挥与表现。 形体课堂中,老师给我们上过一堂延展与放松的课。就是让学生们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踮起脚尖,双臂平举,闭上双眼。没有舞蹈专业基础的我们闭眼踮足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晃动甚至难以踮立。老师让我们想象自己像一棵树,双脚扎根地面,两腿如虬干紧立,内侧肌肉绷直,颈椎挺拔放松,手如树枝延展平衡。那么在将关注点从脚踝转移到大腿肌及颈椎重心后,我们逐渐找到了平衡的感觉。 相同的,我们可以将之推理到钢琴触键方法的论述上来。若如纯粹地追求指尖关节的挺立及下键角度、位置,那么就很容易的造成手指的僵硬和手掌的塌陷;而且会因手指间的长短力度差异使一串音之间的个别音发虚。运用同样的道理,整体放松,力道贯通,保证掌指弧度,并且在弹奏中依据不同音的要求及重心的跑动转移来确定下键的位置,能使整个演奏过程显得更为流畅,也使音色更饱满流动。 这个学期,我也观看过许多场声乐音乐会,发现有许多演唱的学生在上台时动作僵硬不自然,并伴有自己不经意的小动作,比如唱高音踮脚尖、唱长音微屈膝、两臂随意摇晃或耸肩膀。这使我想到形体课堂上老师传授京剧身段展现时指导我们做的“云手亮相”这一环节。 在“云手亮相”中,手要以手刀的姿势呈现出板直有力的姿态。但是,在做动作移动手臂的时候,又是一个流线移动大环绕,是一种运动中的自然过程。并且眼睛和头跟随手的移动方向而移动。而脚的步伐要刚劲而稳扎。一整套“云手亮相”的过程展示了力道、变化、协调以及稳定。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精神烁烁、大方自然的感觉。 同样,歌唱表演也需要所谓的“手眼身步法”的考究。演唱者表情上的变化能加深人们对于音乐作品表达的理解。而身形上的挺拔直立让演唱者有一种压的住台面的气场。展现歌唱作品中间加入适当的动作,能让演唱者更协调的与作品、与音乐结合,更具表现力和观赏性。而动作要做的优美而妥帖,不生硬,不拘束。眼睛则是演唱者与观众交流且流露歌唱情感的窗口,所以演唱者的眼神能直接让观众读出他是否老练专业,是否具有表现力、是否投入等等。 艺术是相通的,不同形式的表达往往都可以用相同的道理涵盖。同样,顺延形体与舞蹈所传达出的艺术思维,我能够联系到在音乐学习中动作协调性的关系。并且用解决形体动作的理念去解决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碰到的力道、动作等技巧上的困难。用一种横向的思维跨跃进行比对解决,而非仅仅着眼于不同科目的学习和考核,这样的学习方法使我受益匪浅。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