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巧妙转化,求解一类能量题
很多高中生觉得物理难学,题目难以求解。其实,高中物理题中有很多题目的题型差不多,解题思路、方法相似。 如果能找到一类题目的规作,建立模型,那么在解答这一类的物理问题就非常方便、淮确、简单了。在学习过程中,应多思考多总结,找规律,边立模型,掌握了一些物理规律,解题技巧,在高考中再遇到同类型的问题,解题既正确,又节约时间。
木文将对力学题中一道与动摩擦因数μ有关的能量题进行分析、拓展,从而对这类题做到触类旁通,就能正确、快速地分析、解答这类题。
【模型建立】
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量得停止处到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x(如图1所示),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认为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μ。
【解析】对物体从A点运动至B点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
对物体从B点运动至C点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
联立解得
即动摩擦因数。
本题模型的结论:
1.在不受其他外力作用,物体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克服 摩擦力做功大小等于动摩擦因数、重力以及斜面底边长三者的乘积。
2.在不受其他外力作用,物体从斜面高h处由静止滑 下后在水平面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髙度h与水平距离之间大小关系为。即A点位置不变,改变B点位置、物体质量m等,物体依然停在C点。
【例1】?图中ABCD是一条长轨道,其中AB段是倾角为θ的斜面,CD段是水平的,BC是与AB和CD都相切的一小段圆弧,其长度可以略去不计.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A点从静止状态释放,沿轨道滑下,最后停在D点,A点和D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用一沿轨道方向的力推滑块,使它缓缓地由D点推回到A点,设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则推力对滑块做的功等于多少?
【解析】物体由A点下落至D点,设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AD?,由动能定理:mgh-W?AD?=0,????? 即?W?AD?=mgh? 由于缓缓推,说明动能变化量为零,设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DA?,由动能定理当物体从D点被推回A点,W?F-mgh-W?DA?=0?? 根据W=FLcosα可得:由A点下落至D,摩擦力做得功为???? 从D←A的过程摩擦力做功为,??? ③④联立得:W?AD?=W?DA??? ①②③联立得:W?F?=2mgh?
将三个木板1、2、3固定在墙角,木板与墙壁和地面构成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如图所示,其中1与2底边相同,2和3高度相同。现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分别从三个木板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并沿木板下滑到底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均相同。在这三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时,物块速度的大小不相等;沿着2和3下滑到底端时,物块速度的大小相等
B. 沿着1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率最大
C. 物块沿着3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最多的
D. 物块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一样多
对物块从高为h的斜面上由静止滑到底端时,根据动能定理有其中为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因滑动摩擦力,所以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由图可知,为斜面底边长,
可见,物体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时,克服摩擦力做功与斜面底端长度L底成正比。
A.?B因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时,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沿着1重力做功大于沿2重力做功,根据式得知,沿着1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大于沿2下滑到底端时速度;
沿着2和3下滑到底端时,重力做功相同,而沿2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小于沿3克服摩擦力做功,则由式得知,沿着2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大于沿3下滑到底端时速度;
所以沿着1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率最大,而沿着3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率最小。故A错误.B正确。
C. 沿3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最多,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最大,产生的热量最多。故C正确。
D. 同理,根据以上分析知,物块沿1和2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一样多,故D正确。
故选BCD.
【例3】如图所示,木块从左边斜面的灵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一端水平面后,又滑上右边斜面并停留在B点。 若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AB连线与水平面夹角为θ,则木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不考虑木块在路径转折处碰撞损失的能量)?
【觭析】一、如图所示,设AB的水平长度为x,竖直高度差为h,AC为α,EB的倾角为β,对A到B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因为
则有
解得
二、如图所示,过B作平行于底边的线,物块从A 到B的过程,可看作从A经C 到B,由模型直接得出结论:
从以上不难看出,不论是几个直面斜面都可行,但若是曲面则上述结论无用,因为物体在曲面做圆周运动,摩擦力 做功不满足模型特点。
【例4】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荷的物块历由静止开始从斜面上A点下滑,滑到水平面BC上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外贸营销实战教程考试试题与答案.doc
- 外周动脉疾病与其诊断方法.ppt
- 2017届高考思想政治仿真卷(二).doc
- 2017届高考思想政治仿真卷(六).doc
- 2017届高考思想政治仿真卷(三).doc
- 2017届高考思想政治仿真卷(四).doc
- 2017届高考思想政治仿真卷(五).doc
- 2017届高考思想政治仿真卷(一).doc
- 2017届高考物理 专题集锦(二)带电粒子在三种场重叠区域的运动(pdf).pdf
- 2017届高考物理 专题集锦(二)电场图景的构建与剖析.doc
- 林德115系列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林德E16C-03, E16P-03, E20P-03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林德H50T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6.1.2 化学反应与电能 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pptx
- 零碳项目初步设计(模板).docx
- 金融从业者必懂的宏观经济指标实战指南:2025年投资策略与市场分析.docx
- 第二章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产品经理完全指南:Axure原型设计从入门到实战全解.docx
- 6.1.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pptx
- 零碳项目融资方案(模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