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重型颅脑外伤救治指南 美国2007第3版.doc

重型颅脑外伤救治指南 美国2007第3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型颅脑外伤救治指南 美国2007第3版

重型颅脑外伤救治指南 美国2007第3版 1、血压与氧合 应监测血压,避免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II级) 应监测氧合,避免低氧(PaO269mmHg或SO290%) (III) 2、高渗治疗 甘露醇0.25mg/kg-1g/kg能有效降低颅内压(ICP)。应避免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II) 对于有小脑幕切迹疝征象或没有颅外因素导致的神经精神状态进行性恶化的患者在ICP监测之前可以限制性使用甘露醇 (III) 3、预防性低温治疗 研究显示预防性低温治疗与死亡率降低无显著相关,但维持目标温度48h以上能降低死亡风险 (III) 4、预防感染 插管前后应使用抗生素减少肺炎的发生率,但这并不能降低死亡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II) 应早期气管切开减少机械通气天数,但这并不能降低死亡率和院内感染率 (II) 不推荐常规更换气管导管或在放置气管导管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III) 对有条件的病人早期拔管不会增加肺炎风险 (III) 5、预防深静脉血栓 推荐使用逐段加压袜或间歇充气加压袜,除非存在下肢损伤。治疗应持续至患者能下床活动 (III) 除了机械预防,还应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小剂量普通肝素预防。但这可能增加颅内出血风险 (III) 没有足够的证据提示药物预防的合适药物、剂量和疗程 (III) 6、颅内压监测的指征 对于可救治的所有重型颅脑外伤(复苏后GCS=3-8)以及CT异常的患者均应进行颅内压监测。CT异常包括血肿、挫伤、水肿、疝或基底池受压 (II) 重型颅脑外伤而CT正常的患者如有如下两个以上指征:年龄40岁、单侧或双侧运动异常、收缩压90mmHg,应进行ICP监测 (III) 7、脑灌注压(CPP)阈值 避免积极地通过液体复苏和升压药维持CPP70mmHg,因为易导致ARDS (II) 避免CPP50mmHg (III) CPP的目标值为50-70mmHg。压力自主调节功能正常的患者能耐受更高的CPP (III) 辅助监测脑参数包括:血流、氧合、代谢等 (III) 8、脑氧合监测及阈值 颈静脉氧饱和度(50%)或脑组织氧分压(15mmHg)为处理阈值 (III) 用颈静脉氧饱和度或脑组织氧分压监测脑氧合 (III) 9、镇静镇痛 不推荐使用巴比妥诱导EEG的爆发抑制 (III) 对于经过最大标准药物和手术治疗后ICP仍升高的患者推荐使用大剂量巴比妥控制ICP (III) 丙泊酚可用于控制ICP,但不能降低死亡率和改善6个月预后。大剂量丙泊酚可导致疾病 (III) 10、营养 受伤7天后应给予全部营养替代治疗 (II) 11、预防癫痫 不推荐使用丙戊酸和苯妥英预防创伤后癫痫(PTS) (II) 抗惊厥药物能降低PTS的发生率。但早期PTS与预后不良不相关 (III) 12、过度通气 不推荐预防性过度通气(PaCO2=25mmHg) (II) 过度通气可作为降低ICP的临时手段 (III)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