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白居易《长恨歌》中唐玄宗形象.doc

浅析白居易《长恨歌》中唐玄宗形象.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白居易《长恨歌》中唐玄宗形象 摘要:《长恨歌》与以往描述这段历史的作品不同,它以哀婉的腔调讲诉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著名的爱情故事,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篇开头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似乎就奠定了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本文从《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和诗歌笔墨的分配入手,研究诗歌对唐玄宗形象的定位,并结合诗文和历史等的比较,突出玄宗形象的艺术创造的特征,最后对“长恨”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唐玄宗 历史 形象 主题 恨 目 录 一、从《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等看唐玄宗形象的定位 (一)从主题的多义性看唐玄宗形象的定位……………………………………4 (二)从诗歌笔墨分配探唐玄宗的形象塑造……………………………………4 二、《长恨歌》中的玄宗形象的艺术创造与特征 (一)遇上红颜知己的偶然性与必然性…………………………………………5 (二)“圣主朝朝暮暮情” ——无尽悔恨中的唐玄宗…………………………5 (三)“忽闻海上有仙山” ——求仙问道的唐玄宗……………………………5 三、“此恨绵绵无绝期”无期的恨与爱……………………………………………6 一、从《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看唐玄宗形象的定位 李隆基(唐玄宗)可谓是唐朝的一个风云人物,他曾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他开创的开元盛世将唐朝推向了繁华的极致,可谓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政治家,而他在位后期却因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一)、从主题的多义性看唐玄宗形象的定位 《长恨歌》是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而非历史著作,面对这样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时,我们不能仅仅当作历史事实来解读,而是要将它作为一个艺术品、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带上了文学色彩之后,诗歌中的唐玄宗与历史上的唐玄宗便有了诸多不一样的地方,对《长恨歌》主题的窥探,也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作者白居易在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时是如何定位的。长久以来,学者们对《长恨歌》的主题也进行了许多探讨,主要集中在了历史讽喻主题说、爱情主题说以及双重主题说这几方面。“人们在把握《长恨歌》主题时,‘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的讽喻主题,也就成为一个不容否认的重要方面了。”(1)而许多研究者更愿意把《长恨歌》的主题与纯粹的爱情而不是对唐玄宗执政的讽喻相挂钩。“有的论者反问:‘有很多史料证明玄宗和杨妃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纯洁坚贞的爱情,为什么要歌颂?’这涉及到《长恨歌》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作品。首先,它不是写历史,甚至也不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不是对历史事件的如实描述,而完全是浪漫主义的。”(2)蒋勋的《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中对白居易笔下的唐玄宗形象有这样一段描述,“这个角色会让你觉得非常非常的矛盾。他是一个大才子,打鼓打得极好,但是爱喝酒,很流氓气,动不动就在外面跟人家打架,身上的性格非常复杂。”此书中作者从爱情美学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一段恋情,颇有特色,“那个‘流氓气’其实就是生命里,你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他的生命里很蓬勃旺盛。”(3)更多的研究者在看到了这两点后,对《长恨歌》的主题做出了较为融合的概况,即双重主题说。从这些对《长恨歌》主题的探讨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长篇诗歌在对唐玄宗的定位上也是“双重”的,即有对作为一个君王荒淫误国的责难,更有对于他作为寻常人追求爱情最后痛失所爱的悲悯。 (二)、从诗歌笔墨分配探唐玄宗的形象塑造 让我们再来看看《长恨歌》的笔墨分配:诗歌的前半部分写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相识、相爱的缠绵,后半部分写的是痛失爱妃之后唐玄宗的悔恨。如果再细一点,全诗则总共可分为四大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不重生男重生女”,二十六句写的是玄宗重色寻美,如愿以偿;从“骊宫高处入青云”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十六句写的是安史之乱中的马嵬坡事变,并痛失爱妃;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入梦”,三十二句写的是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无限思恋;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四十六句写的是道士招魂见到杨贵妃,表现出君王的难舍之“恨”。从诗歌的整体结构可见,大部分的笔墨都是在为不能善终的爱情进行感叹,而略去了对人物的历史功过评价等等。 唐玄宗可以说是在残忍的政治斗争的漩涡中生存下来的,所以他即位之后为了巩固皇权,与兄弟修好,励精图治,一刻也未曾懈怠,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唐玄宗二十八岁登基,开创了盛世之后,他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既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接近三十年的兢兢业业让这位人到中年的皇帝感到了疲倦,唐朝的繁盛也让他懈怠了勤俭,感觉是时候来享受人生,后来便有了正如《长恨歌》等其他作品中的记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再到后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可见直到战事爆发,宫中还是一片莺歌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