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2-如何把握进入一个企业的关键时机1
引子
行业-----某种产品某种服务
行业-----人们的某种需求
引子
中国未来30年这幅图会是怎样?
选择不是单一层次的,先做最重要的选择
行业
而非专业对口、地域、福利。。。
引子
今天不缺乏机会
EG)北京一个蛋糕房的店长月薪 5000~8000
机会很多,关键是怎么选择
蛋糕店店长不是一来就当店长的,他已经在这个行业内积累了经验
蛋糕店行业的选择
EG)三家蛋糕店 因为位置不同 收入很大差距
菜市场
商业中心
地铁站边上
选择时机
战术层面-----努力
战略层面-----选择
努力在一个人人生里非常重要,但不断的努力要朝正确的方向。
选择时机
天使投资阶段
投资人投的是模式 而不看盈利
投资规模小,几十万几百万
天使投资风险很高==
SURVIVE之后,经过市场检验
说明 有人愿意花钱买,买的量达到一定程度(销售额为千万级)
是否盈利还说不准
VC阶段(风险投资)
选择时机
VC阶段(风险投资)
行业有爆发潜力
团队靠谱
投2000万~1亿左右
企业存在拐点 经过VC投资后行业会猛涨
大部分人缺乏进一个行业的基本行业经验(除了关注某行业两三年的大学中的神奇的人)
选择时机
在VC阶段 箭头位置进入行业比较好
有了一定立足的市场
天使阶段不断验证,个人的时间耗不起
说明模式已经经过了验证
船长的方向基本明确了
此时船长不摇摆了 有了航线图 具备了扬帆远航的能力
找到方向后,经过十年的发展,可以走向财富自由之路
而非找一个铁饭碗打工打到60岁
VC阶段,招50个人,而行业小,只有10个人有从业经验。另外40个人找会干活的,对行业有了解的。这就是年轻人的机会。
选择时机
PE阶段,行业成风,多招对行业有经验的。(进入门槛)
名牌大学的多在此。光环,放不下身段。
可能是一份高薪的工作。
想成为核心管理人员的可能性很小。
爱国者的冯军,京东的刘强东(人大/北大 都是自己开干的)
正式课程 带着大家花几个月提前获得行业经验
机会是要自己开拓的!
选择时机
行业核心管理层 年龄、收入
EG)三一重工 核心管理层
年龄 40~50
年薪 30万左右
EG)电影行业 核心管理层
年龄 35~40
年薪 40~50万
传统行业保稳定,新兴行业赌未来
20多岁贪稳定,那你就稳定去吧
理清观念
迷茫的核心原因是对外部环境缺乏规律性的把握、认知、了解
大部分人是不断试错
要建立一套指挥系统,让指挥系统主动去把握自己的人生。借助有过经验的人的经验来指导,少走弯路。用尽量短的时间找到位置
而不要盲目花时间去试错
一个行业没有三五年出不了成绩,如果走马观花的换行业,需要帮助和指引
理清观念
理清观念
思路和观念是第一位的
人的层次不同很大体现在思路和观念不同
EG)高考完了报专业时,身边基本没有人能指导,站的不够高,眼界不够开阔
EG)当有人能够帮助你(例如在北京生活机会会大一点)在关键的选择有人帮助,人生会很不一样。
他看问题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
给你不一样的观点
理清观念
站得更高 梳理观念
思路打开,脑子里的混乱分层次,每一个你面临的问题什么是重要的什么不重要 就清楚了
个人命运和时代背景相连
未来十年
什么样的企业刚拿到VC的青睐?正要爆发?
理清观念
赵正宝如何去找老板谈“我给你投资吧”
交流的核心是共同语言
一个企业家每天脑子里在想的是“这个企业满足了社会大众的什么需求”
赵正宝很容易搞到老板的电话,打电话过去要说什么呢?
行业动向
理清观念
赵正宝找工作从来不经过HR
新东方、国美、投资机构
是经过了行业调研分析之后直接去拦车
让老板觉得他的投资经理总监不一定比我做得好
广告
如果自己去摸索行业调研的方法,走八个月弯路
所以来上赵正宝的正式课程
理清观念
突破自己的主动性
大多数人还没有到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迈出步子的地步
两种人有主动性
一 被逼的
二 读书悟性很高的人
职业/商业思维模式
大部分人是职业思维模式
为了工作而找工作,付出劳动而换取收入
这种思维,就算去了特别好的行业特别好的职位,都会痛苦迷茫
充满活力的商业模式思维
很多人
EG做技术的想跟人打交道,做行政的想学点技术
职业思维下 交换也百搭
变成商业模式思维,思考不再是“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是“系统”出发
职业/商业思维模式
一个案例
重庆英语培训机构 没什么人来,此时培训师的选择?
去北京?
换个企业接着教书?
赵正宝:此时的正确思路
去找老板,老板你愁什么我也愁什么
竞争对手为什么能招到那么多人,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我为什么找不到人
销售有问题我去做销售,市场有问题我去做营销,就算输了我也清楚是怎么输的
行业一旦选定,职业变化是相对容易的
职业/商业思维模式
核心管理团队
团队哪里有问题就上,
商业模式思维
如果天天想“我就只能干这个”,发展局限大
年轻时,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