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再生混凝土的报告
关于再生混凝土的报告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化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混凝土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目前,全世界混凝土的年生产量约28×108m3,中国混凝土的年产量占世界总量的45%?,已达13×108~14×108m3。在这些混凝土原材料中,粗细骨料约占混凝土总量的四分之三。据此推算:全世界每年需要粗细骨料约21×108m3,而我国建筑行业正在蓬勃地发展,对于粗细骨料的需求量很大,我国对粗细骨料的需求约占全世界需求量的一半,而且随着发展,将来还将越来越多。对于这么大的消耗量,这个地球的天然原生粗细骨料将殆尽,因此从资源合理开发使用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寻求原生集料的替代品非常重要。与混凝土粗细骨料的巨大需求量相对应是数量庞大的废旧混凝土。世界上每年拆除的废旧混凝土、新建建筑产生的废弃混凝土以及混凝土工厂、预制构件厂的废旧混凝土的数量是惊人的。2006年年4月在厦门召开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与新技术推广研讨交流会”上有最新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拆出建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2亿吨以上,新建建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大约1亿吨,两项合计约3亿吨。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建筑废料总量不下5亿吨。然而,对于这些废旧混凝土的处理方法目前显然不多,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是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这种方法产生的巨大处理费用和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废弃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石骨料,如果能将它们合理地回收利用,生产再生混凝土用到新的建筑物上,不仅能降低成本,节省天然资源,缓解骨料供求矛盾,还能减轻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对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充分、高效、经济的利用建筑垃圾,特别是废弃混凝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共同研究的一个课题。而再生混凝土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再生混凝土的概念及骨料分类?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1995年,废弃混凝土的利用率为65%,占全国商品混凝土产量的1/10,达1000万m3/y;2000年,废弃混凝土的利用率达90%.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并制定了多项法规来保证再生混凝土的发展。此外,日本还对再生混凝土的吸水性、强度、配合比、收缩、耐冻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二)美国
1982年,已将破碎的水硬性水泥混凝土包含进了骨集料中;(ASTM C-33-82 “混凝土骨料标准”);再生混凝土在美国交通建设中被普遍使用。已有20个州将再生混凝土用于基层和底基层,其中15个州制定了相关规范;另外美国政府制定的《超基金法》给再生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美国除鼓励应用再生混凝土外,还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如根据密歇根州的两条用再生混凝土铺筑的公路进行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干缩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收缩率大于天然骨料混凝土。美国的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做出回收的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其质量与新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料相同,而成本降低了1/3,同时节约了垃圾清运和处理等费用,大大减轻了城市的环境污染。??
(三)欧洲各国
荷兰—— 20世纪80年代,已制定有关利用RA制备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的规范;
德国——1998年提出“在混凝土中使用再生骨料的应用指南”;
丹麦——1990年颁布法规修正案将回收的混凝土按强度分两类:第一类,20MPa以下;第二类,20~40MPa;
法国——利用废弃混凝土和废砖生产砖石混凝土砌块;
俄罗斯——重点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新拌混凝土的特性。
(四) ?国内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
最简单的集料生产方式流程图
六、目前再生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得到很大的发展。然而,目前对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上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停留在对其材料性能上的研究。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实际工程中,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对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作进一步研究。 关于再生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如:抗弯、抗剪、抗冲击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 再生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是再生混凝土运用于结构的关键环节,然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至今仍较为薄弱,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我国在进行废混凝土再利用基础理论方面研究的同时,还应重点研究实际应用过程涉及的问题,具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政府应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废弃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2)制定并确立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应用范围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