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协议设计
网 络 协 议 工 程 第 2 讲:协议设计 2.1 协议模型 2.2 协议设计的基本内容 2.3 协议设计方法 2.4 差错控制技术 2.5 流量控制技术 差错控制技术:内容提纲 2.4.1 差错类型 2.4.2 差错检测技术 2.4.3 差错控制技术 2.4.4 差错控制与层次的关系 差错控制:概述 网络通信的目的是通过网络在应用进程间传输信息,任何数据丢失或损坏都将对通信双方产生重要的影响。 差错控制是指在网络通信过程中发现(检测)差错,并采取措施纠正,把差错限制在所允许的尽可能小的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 差错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是任何一种差错控制方法均不可能纠正所有可能出现的差错。 差错控制:概述 (续) 差错控制主要有两种途径: 硬件途径。这种途径选用高可靠性的设备和传输媒体(如光纤)及相应的辅助措施(如屏蔽)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软件途径。这种途径通过通信协议来实现差错控制。在通信协议中,通过差错控制编码(包括检错码和前向纠错码)实现的差错检测、肯定确认、超时重传、否认重传、选择重传等措施来实现差错控制。 差错类型 根据差错发生的位置,分为三种类型: 通信链路差错 指有关通信链路上故障、干扰造成的传输错误问题 路由差错 有关传输报文在路由过程中阻塞、丢失、死锁以及报文顺序错而造成传输的差错问题 通信结点差错 有关通信中某结点的资源限制、环境条件或文本不符、协议同步关系以及操作错误、硬件故障等,可能影响通信链路的正确联接或正常通常的错误中断等问题 差错类型(续) 根据差错的表现形式 ,可分为四类(1): 失真(Distortion) 定义:被传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发生了改变,或者被传送的信息中插入了一些新的信息(这种情况也称为“插入(Insertion)”) 主要原因: 网络中物理干扰(如线路噪声) 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失步 入侵者的故意攻击 结点中的硬件故障和软件差错等 解决方法:各种校验方法来检测 差错类型(续) 根据差错的表现形式 ,可分为四类(2) 丢失(Deletion) 定义:网络将被传输的信息丢弃 主要原因: 噪声脉冲对某个帧的破坏程度太大,以致接收方不知道这个帧已经被传输; 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失步; 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措施不当时因资源不够而被中间结点或接收者丢弃; 因接收者检测到信息被损坏而主动将其丢弃等 解决方法:用序号、计时器和确认共同检测,通过重传的方法来纠正错误 差错类型(续) 根据差错的表现形式 ,可分为四类(3) 重复(Duplication) 定义:多次收到同样的信息 主要原因: 是差错控制机制本身,如果发送方错误地认为数据丢失了,因而重传了它,就可能造成接收方收到重复的信息 路由选择机制引起的重复帧,如使用基于扩散的路由选择策略(如洪泛法) 解决方法:用序号来检测这种错误,用丢弃重复的数据来纠正错误。 差错类型(续) 根据差错的表现形式 ,可分为四类(4) 失序(Reordering) 定义:数据到达接收方的顺序与发送方发送的顺序不一致 主要原因: 采用自适应的路由选择策略,分组在网络中传送时可能有多条路由而引起的后发先到 重传丢失的数据也可能导致数据不按序到达 解决方法: 把乱序的数据先存储下来,使得以后能把它们存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丢弃乱序的数据,然后按数据丢失来处理 。 第 4 讲:内容提纲 2.4.1 差错类型 2.4.2 差错检测技术 2.4.3 差错控制技术 2.4.4 差错控制与层次的关系 差错检测技术:概述 检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的方法和技术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差错检测是指检测收到的数据是否被损坏,而不包括对数据丢失、重复、乱序等差错的检测 在这样的前提下,差错检测技术所采取的方法一般是各种检验和技术,如奇偶检验,循环冗余检验等,本节主要介绍这方面的技术 差错检测是差错控制的基础 差错检测技术:原理 差错检测技术 一、奇偶检验(Parity Check) 奇偶检验 奇偶检验在数据的尾部附加上奇偶检验位,使得码字中比特“1”的个数保持为奇数(奇检验)或偶数(偶检验) 被广泛用于诸如计算机的异步串行口通信中 三种类型: 垂直冗余检验(VRC:Vertical Redundancy Checking) 纵向冗余检验(LRC:Longitudinal Redundancy Checking) 纵向垂直冗余检验 奇偶检验:垂直冗余检验 原理:将整个发送的信息分为长度为p位的若干段,如q段,每段后面按“1”的个数为奇数或偶数的规律加上一位奇偶位,其有(p * q) 个信息位,每段由p位构成,共q列(段) 通常p值等于一个字符的长度,因此有时也将垂直冗余检验称为字符奇偶检验。 可以用硬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