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和趋势.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及趋势 王 俊 (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总馆 北京 100080) 摘要 :本文通过简要总结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分类及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并 结合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分析了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同 时总结了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可供参考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组织工程 纳米复合材料 材料表面改性 1 前言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biomedical composite materials)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生物医用材料,又称为生物材料 (biomedical materials),是 指以医疗为目的,用于诊 、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 [1] 料 。 生物医用材料是研究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的基础,目前已成为材料科学的重 要分支,尤其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莲勃发展和重大突破,生物材料已成为各国科学 家进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 当今,随着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其研究内容涉及材 料医学、生物学、力学、工程学等诸多学科。不同学科的科学家通过广泛的科研 合作,使制造具有完全生物功能的人工器官展示出美好的前景。人体组织和器官 的修复,将从简单的利用器械固定发展到再生和重建有生命的人体组织和器宫; 从短寿命的组织和器官的修复发展至永久性的修复和替换 。这一医学革命(特别 是外科学),对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诸多需求,对生物 医学材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分类 生物医用材料由高分子、金属、陶瓷、天然材料、复合材料等材料组成,具 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2] 生物医用材料按材料组成和性质分为,合成高分子材料 (聚氨醋、聚醋、聚 乳酸、聚乙醇酸、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及其他医用合成塑料和橡胶等)、天然高分 子材料 (如胶原、丝蛋白、纤维素、壳聚糖等)、金属与合金材料 (如钛金属及其 合金等)、无机材料 (生物活性陶瓷,羟基磷灰石等)、复合材料 (碳纤维/聚合物、 玻璃纤维/聚合物等 )。金属、陶瓷、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是应用最广的生物医用 材料 。 按应用生物医用材料又可分为可降解与吸收材料、组织工程材料与人工器 官、控制释放材料、仿生智能材料等。 根据材料的用途 ,这些材料又可以分为生物惰性(bioinert )、生物活性 (bioactive )或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材料;这些材料通过长期植入、短期植 入、表面修复分别用于硬组织和软组织修复与替换 。 由于直接用于人体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对生物医用材料的使用有严 格要求 。首先,生物医用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其次,要 求耐生物老化,即对长期植入的材料,其生物稳定性要好;对于暂时植入的材料, 要求在确定时间内降解为可被人体吸收或代谢的无毒单体或片 ;同时,还要求 具有稳定的物理学及力学性质、易于加工成型、价格适当。此外,还必须考虑易 于消毒灭菌、无毒、不致癌、不致畸。对于不同用途的材料,其要求各有侧重 。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生物医用材料主要有: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高分 子材料、生物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和生物衍生材料等。 3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几个发展阶段 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生物医用材料,是生物相容和生物惰性材料,其特点是它们在人体内 相对稳定,不易分解或生物降解;同时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理想的 免疫反应性,而且其力学强度和物理性能适宜,能与人体环境很好地相匹配,保 [3] 证植入材料与生物组织的形变相协调 。 第二代生物医用材料 ,是具有生物活性 的硬组织植入或生物降解性医用材 料,它们分别在牙齿修补和整形外科、手术外科和骨科等方面具有大量临床应用。 特别是生物降解性医用材料在可作为目前常用的各种可吸收性医用缝合线,包括 Vicryl (乙交酯和丙交酯的共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